作者文章归档:王中宇

曾在部队工作多年,从事教学与科研,专业方向:应用数学、计算数学、经济系统破坏与恢复。后在学会、企业工作 ,从事项目论证,发展战略、培训等工作。现为科学时报特约撰稿人,评论员。

从博弈到搏傻----冷看房地产大辩论


从博弈到搏傻----冷看房地产大辩论

今天的中国,几乎人人在议论而又谁也说不清楚的莫过于房地产业。在这场争论中,人们看到了这样一些主角:金融系统、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政府综合部门(发改委、统计局等)、地方政府、房地产商、海外投行、学者、以及老百姓。而争论的话题集中在两个方向上:其一,形势如何;其二,谁之过。

泡沫?挟持?

虽然对房地产业的议论几乎一直不断,但这场将几乎所有人卷入其中的争论似乎是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易宪容引爆的。

2004年,学界评估本轮宏观调控的效果,人们认为已初见成效,甚至有人主张国内的宏观调控该结束了。7月,易宪容发文称:房地产业是经济过热的动力源。银行的信贷...

Read more

阮籍论虱


阮籍论虱

阮籍,字嗣宗,魏晋陈留尉氏人,所谓“竹林七贤”之一。

晋书称他:“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

后世文人多慕其“傲然独得,任性不羁”,以为他洒脱得很,其实这不过是魏晋险恶环境下的自保之策。而官方则对“竹林七贤”之流谥之曰:清谈误国。其实,有本钱误国者,历来在庙堂之上。几个远离枢要,手无资源的文人从何误起?尤其是阮籍“喜怒不形...

Read more

从“工商食官”到“升官图”


从“工商食官”到“升官图”

社会创新能力杂谈之二

 

数千年来,“一股独大”的行政权力,是我们社会的基本特征。从周代开始的“工商食官”就使工商业成了行政权力达成其目标的工具,科技自然而然地成了行政权力必须控制的领域。

早在传说时代的颛顼时期,就有“火正”一职,专门负责观测“大火”(心宿二),根据其出没来指导农业生产。后来由于氏族混战,观测中止,结果造成了很大的混乱。到帝尧时恢复了火正,还立羲和之官,命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分赴四...

Read more

从东亚奇迹到熊彼得


从东亚奇迹到熊彼得

社会创新能力杂谈之一

 

上个世纪的后三十年,全世界都被所谓的东亚奇迹吸引,前有“四小龙”后有“四小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更创造了令世人难以置信的持续高增长。然而,1997年泰国爆发了金融危机,波及并重创了整个东亚经济。

在反思东亚金融危机时,克鲁格曼指出亚洲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汗水而不是灵感,来自于更努力的工作而不是更聪明的工作。”

那次危机我国幸免于难,然而居安思危,一些学者开始思考我国经济增长的性质,思考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能否持续。

自索洛以后,经济学家们将经济增长归结...

Read more

“教育产业”质疑


“教育产业”质疑

    又是一个新的学年,又一次听到、看到许多关于贫困家庭的孩子考上大学而为高昂学费所困的报道。这让我想起我的一位老师。那是80年代初,农村正大规模地包产到户,这位老师忧心忡忡地说:“以后穷人的孩子怎么能上学?”。他告诉我,当年他家很穷,是靠合作社他才能念完高中,考上大学的。当时我对他的忧虑颇不以为然,暗自认为他思想保守,对改革开放不理解。

    二十年光阴似箭,孩子们上小学、中学、大学的实际费用上升了两个数量级,是各项价格中上升最快的。“教育产...

Read more

浦在廷


浦在廷

鸦片战争后33年,云南宣威一位颇有名气的教书先生生下了第个四儿子。小儿子天资聪明,小小年纪已会作诗文。教书先生认为他的前程不可限量,但万万没想到小儿子长到十四岁,竟提出要去马帮入伙。教书先生听了如五雷轰顶。小儿子几次逃离家门,几次被抓回。最后老子拗不过儿子,只好任其自然。

百多年前的云南,长途运输全靠人背马驮。马帮穿密林,跨大江,足迹遍布半个云南,出入于东南亚各国。小儿子胆识过人,几次发现强盗,都靠他而化险为夷。待他长成壮汉,就坐上了帮主的“交椅”。这位帮主就是浦在廷。

到此为止,不过是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上不时演绎的弃文从武、俊杰豪侠故事。但这次造化给...

Read more

郑和、严复、马汉


郑和、严复、马汉

    1895年,甲午战败,严复在«论事变之亟»中指出:“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之自然;西之人以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既治不可复乱,为学术政化之极则。”由此引发了国人对中国数千年治乱循环的探究与反思。有关著述汗牛充栋,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当属金观涛的«兴盛与危机»

金观涛用系统动力学的思路,独具匠心地分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构架与运行机制,证明了“一治一乱,一盛一衰”是这个动态系统的固有属性,即“天行人事之自然&#...

Read more

金佛山的启示


金佛山的启示

在一般情况下,喀斯特地带植被极为稀少,“石漠化”是喀斯特地带顽固的生态灾难。但在重庆南川却有一个喀斯特地貌上繁衍出的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金佛山石林。这里怪树密集,奇石峥嵘,古藤缠绕,苔藓丰厚。石林与形态各异造型奇特的各种树木,藤蔓有机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宛如一盆天然的盆景。

生态学家指出,金佛山石林生态系统的形成过程中,苔藓扮演了关键的角色。苔藓这种看似脆弱而微不足道的个体,涵养水土,积累腐殖质,为更大的物种培育生存空间,而更大的物种又为苔藓的蔓延提供了保护。正是这种交互促进的机制在本来寸草不生的喀斯特地带创造出以苔藓为基础、...

Read more

从“鸡鸣狗盗之雄”想到的


从“鸡鸣狗盗之雄”想到的

孟尝君养食客三千,历来被传为重视人才的美谈。而“拗相公”王安石偏有不同的看法。他说: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读孟尝君传)

    想当年,齐为东部发达地区,而秦是紧靠西戎的落后地区,用今天“梯度发展战略”的...

Read more

窦乂,一个“企业家”的故事


窦乂,一个“企业家”的故事

上点年纪的人或许还记得当年的“三家村扎记”。记得其中有一个故事,说某人得到一个蛋,于是计划借邻家母鸡孵出小鸡,然后鸡生蛋、蛋生鸡,就此发财……。不料正在神往之际,失手将蛋打破,宏伟规划顿成一场春梦。

这个故事大大打击了我的发财梦。几十年后,闲读«太平广记»,竟发现了另一个令浅薄如我者神往的发财人物:唐朝扶风小儿窦乂。

一、原始积累

十三岁时,亲戚从任所安州带回来十几车的当地丝鞋,分送孩子们。大家都争抢挑拣,唯窦乂不动。等大家挑完,剩下一车,窦乂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