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周春兰

周春兰,MBA,十年传媒、营销和互联网工作经验,新锐职场成功人士。历任香港上市公司慧聪国际事业部总经理,光线传媒经营总经理。2006年9月加盟大旗网,任CEO,成为互联网业界为数不多的女性领导人之一。

业内人士眼中的社会化媒体


23在北京一个很惬意的书吧-时尚廊由“大旗集团”和“智囊传媒”共同举办了主题“2010,企业如何善用社会化媒体”的学术沙龙。本次沙龙邀请了来自世界500强企业公关部、市场部涉及IT、能源、快消品、服务业等资深人士;同时,还特邀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和智囊传媒的专业人士参加。

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聚会,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和体会。社会化媒体对于这些大型企业的资深人士而言,他们的敏感度是各有不同的。这次沙龙我观察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第一、对于B2C的企业,他们确实感同身受,觉得社会化媒体,尤其网民的负面言论直接关乎着他们企业的命运;

第二、对于B2B的企业,一类属...

Read more

口碑与口水


昨天给一知名企业做口碑管理的培训,所有高管都在。新副总高度重视,“口碑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是消费者对企业的感受和评价,如果消费者对企业满意多了,就会有好口碑,我们要认真审视我们自己,好好管理我们公司的口碑。从根本上重视消费者,这是我们唯一的出路”这是我听到的让我尊敬的管理者之言。

 

可他们的公关负责人会后私下跟我说:“我们以前用了一家残疾人发帖公司,每天可以在网上发大量的帖,很便宜......"我不寒而栗。我跟他说,“别骗自己了,那不叫口碑啊,那纯粹是口水,就跟电线杆上乱贴小广告一样啊。”骗自己啊,也骗了网民。

 

网民们成就了Web2.0,网民是需要尊重的,别以...

Read more

我与最“牛”网络达人有个约会


大旗体验中心如今已经成功运作一年多了,在过去的这一年多当中我很震惊于这个平台中达人成倍增长的数量。事实上我曾不止一次的阅读过这些达人们亲历分享的众多经典案例,耳闻过他们对于社会的非凡影响力。但是这个透射着社会激情和力量的群体,在我脑海中却一直都只是一些充满力量但又有些模糊的符号,现实生活中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人,每每我都只能借助猜想。恰逢感恩节这个时机,体验中心安排了一次作为大旗CEO的我与体验中心里最具影响力、最活跃的达人代表们的感恩节交流会。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群充满朝气和活力的达人,让我惊叹的是他们的故事比我想象中更加震撼!

这些达人们都是在网络世界里有着深远影响力的人,他们都有...

Read more

今天是感恩节!


今天是11月26日,一早就收到“感恩”的短信,让我在感恩节的这一天想起,我有8个多月没有分享过只字片语,我有些厌倦和讨厌网络里没有尊重的语言,同时对那些诚恳的建议和批评又充满感激。

 

借此机会,梳理一下心中在09年里的感恩:

感谢我健康的身体......

感谢我的家人......

感谢我的同事.....

感谢所有大旗的合作伙伴......

感谢09年所发生的机会.....

感谢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应用......

感谢美国口碑营销协会......

感谢那些离开大旗但依然支持大旗的员工.....

感谢......

我们所有的努力.......

 

周春兰

2009年11...

Read more

明天,圣火照亮雪域圣城!


昨晚,我们体验到了抵达拉萨后第一次集体兴奋:领到了奥运火炬手的服装。

晚八点,火炬手们都到了指定地点,凭身份证排队领取服装,拉萨的火炬手服装与其他城市不一样,长衣长裤,我想是奥组委考虑到了拉萨的日照,他们为火炬手们考虑的非常周全。在队伍中不乏一些我所知的名人,看到了姜培琳,高高的个儿,一身鲜绿的衣裳。拥簇着队伍的还有很多面庞黑黝健康的百姓,一看就知是拉萨当地人。

我看到每一位火炬手都是那么兴奋,期待着领服装,控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甚至服装刚拿到手在现场就穿上了,大家围在一起,喜悦、自豪、迫不及待的分享,那种心底透出的骄傲与激动,溢于言表。

因为在大家看来,火炬手服装是身份的象征,是圣火传递...

Read more

最值得纪念的一天--6月21日


2008年6月21日,是拉萨火炬传递日。我们一行156名火炬手,全部集中住在拉萨酒店。

 

昨晚我看到楼道里火炬手们都在兴奋地编排和练习火炬传递的动作和姿势。我们太兴奋了,即使有强烈的高原反应。我这位火炬手身兼业余记者的采访任务,也忙到了深夜。

 

今晨6点钟,起床,匆匆洗漱,早餐,然后集合,我是18棒火炬手,被编排到1号投放车。7点半,准时上车,等候9点钟开始的传递。

 

我透过车窗,看到酒店门口聚集了好多的观众,他们挥舞着国旗和奥运旗帜,兴奋地等待。此时,拉萨下起了小雨。

 

我们1号投放车,共39名火炬手,其中包括1号火炬手贡布先生...

Read more

草根2.0看奥运


去北京看奥运会么?但租房难、宾馆贵,暂住街头警察很生气,后果很严重!那就看看网络达人怎么教你用最少的钱在北京看奥运。

 

8月2日,开幕式进行第二轮彩排,正值周六,大半个京城轰动了。电视、报纸大篇幅的正面报道已经不足以吸引人眼球,网络里流传的烟花实景图片也不稀奇。除却烟花,知道网友们还在看什么吗——你看烟花,我看人——他们同时还在拍摄当晚“在鸟巢对面看烟火的人群”。

 

各国运动员陆续抵达北京,电视报纸永远都是不遗余力地报道他们在奥运村的生活。但其实不是所有人天天憋在奥运村苦苦训练,瞧,无所不在的网友在秀水市场、大栅栏、南锣鼓巷、潘家园。。。看到了扎堆儿的外国运动...

Read more

感谢奥运,改变了中国人的脸。


昨晚咱们的北京奥运成功而荣耀地谢幕!

 

感叹并骄傲的同时,不禁惊叹这是举世惊奇的事件。

 

奥运前,世界上知道北京的人有限,奥运后,至少45亿人在一夜间知道了;

 

奥运前,世界对中国不仅不了解,或许还充满了很多误解,奥运后,不仅了解了中国,还增加了赞赏与偏爱;

 

奥运前,中国人对世界人民来说,可能更多的是张艺谋电影里的形象,奥运后,变成了张艺谋主导的鸟巢里的形象;

 

奥运前,我们只了解成功的刘翔;奥运后,我们了解了坚强的刘翔;

 

奥运前,我们都以为,运动员结婚后,一定就歇了;奥运后,我们了解,即使生子,也可以夺冠;

&...

Read more

东拉西扯:口碑,还是营销?


和大家分享一篇转载的文章:
 
在5月份的第二届互联网社区大会上,坐在台上的杨勃被问起对口碑营销的看法时,杨勃说了句大实话:我觉得口碑营销这个词本身就是矛盾的。后来杨勃担心自己这么说会不会有点儿搅局,但他还是认为,口碑就是口碑,营销就是营销。营销冒充不了口碑,口碑也无法代替营销。
 
在互联网逐渐由信息网络发展为人际网络的过程中,怎么从人际关系中,挖掘出真金白银,挖掘出新的商业推广手段,确实让很多人想得头发都白了。但对口碑这种东西的理解,我感觉不但没有进步,反而正在日趋庸俗化。对很多商家来说,口碑营销就是廉价营销,大致相当于找人上街派发小广告,或者在所有可以写字的墙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