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谓文

转型中国,转型世界。

经济学者的质疑指数


经济学者的质疑指数
经济学界有两类学者扯人眼球,一类是政坛娇客,一类是传媒宠儿,郎咸平先生无疑属于后者。这类学者凭借深厚的学术功底,浅显晓畅的语言,对中国转型经济问题敏锐的嗅觉,以及个性十足的张狂姿态征服了传媒。虽然国内饱学之士对他们并不一定看好,但多少还是承认这些传媒宠儿对经济学普及、垄断话语权和建立经济学帝国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般而言,大路朝天,各走一边。郎先生渊博的公司财务知识,仅凭公开披露的数据,看穿上市公司种种机关,以犀利的笔锋点破,常常让人拍案叫绝。像笔者这样的后知后觉者无不钦佩得五体投地,奉为经典佳作。可是当郎先生一向惯使的理财无敌剑指向国企改革时,虽说剑锋点到尽是国...

Read more

大话中国世纪4-蒙代尔的预言


第4章 蒙代尔的预言

北京的公告在30日的早晨发布,这就是说美国人只有在周一的,CNN罗道布斯很受欢迎的夜间商业秀中了解此情。
“为了在一个自然的水平上稳定元,中国银行开始调整外汇品种,包括美元标价的外汇品种。我们期望着这一过程会持续一段时间,以确保在一个有序的市场环境里持有元。”公告以翻译后的形式陈述。
 “它意味着什么?”道布斯向嘉宾探问。
“这就是说中国要继续出售美国国债,”罗伯特.蒙代尔纽约的演播室里桌子的另一边回答(哥伦比亚大学到此地仅需很短的出租车行程,CNN派了一辆豪华轿车。)“多年以来,美国人就预期一个自由交换的元将是一个廉价的元。对于那种预期,现在的情...

Read more

大话中国世纪3


第3章   市场恐慌

当12月29日菲利普.胡昆回到高盛的办公桌,一切已经太迟了。上司要求他去卖给排队等待客户,说服他美联储很快干预,把元推回原来水平。
但是胡昆,对中国和索洛斯都很尊重,没有听上司的一套。在一封e-mail中他问老板美国为什么要干预。昂贵的元意味着从中国进口更贵了,而出口更便宜。为什么美国央行要逆势而为,仅仅为了与政治对手对抗吗?
这样毫无意义。
在芝加哥贸易场,CNBC记者里克.斯坦利内心也非常同意胡昆的意见。为什么美国政府要在元上升对美贸易有利时干预市场?我们让欧元升值,我们让日元升值。下跌的美元支持了美国经济复苏。让元加入这一集团,他向...

Read more

2012年的非理性猜想


果戈理《钦差大臣》有这么令人玩味一句话:上帝如果要使一个人灭亡,必要先让他疯狂,对于某个特征群体也大约如此。至于如何失去理智的原因就难说了,有人因为贪婪,有人因为热爱,有人因为月亮,有人因为地球进入震动模式。

难得的是如果有些能从疯狂中恢复理智,警醒过来,唤醒所有人的理智,共同进入理性状态,尽管可能如同酒后的宿醉醒来非常不适,但是比起一群人疯狂的酒后驾车安全多了。中国的房地产业大抵如此,疯狂的欣快过去了,残局还不算太坏。急就章的限购令之后,有着初步试点运行经验的税收抑制,回归理性预期的平缓上升。

开始酝酿中的减税方案细节未出,不过对于各个产业的发展应该是利好。

另一个角度的财政制度...

Read more

2011年关键字之“限”与“险”


 

很多媒体将2011关键字评为“限”,诸多“限”字打头的调控政策纷纷出笼,如房市、车市限购、商场限价。这些急就章的政策属于多年以来逐渐减少直接控制措施,其强硬态势无疑根据时局问题的严重性密切关联,可见整体政治社会经济体制运行态势极为不佳。

房市、车市经过几年爆炸式增长,规模与占经济比重激增,其发展的负面效应凸显,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型发展因素,与出口型经济因素并驾齐驱,被称之为三驾马车。

不良之处在于它们全面地挤掉了其他产业发展空间,形成了实体经济结构第一险。

首当其冲的是,对金融资源的占用,以及形成的金融风险聚集,构成...

Read more

关于“7.23”高速火车追尾事故处理的建议


(本人一直困惑于高速火车故障频频,没有什么亲身体验。在成都,远程出行基本靠民航服务。不过本人n年前,还是大二的时候,也是仲夏时分,曾经乘坐北京---福州的列车看望祖父,那时没有动车,普快坐了很久、很久才到。惊闻这次事故中有两位花样年华的学弟、学妹登上了这列开往天国的动车,本人在此祈祷!

至于2008年开始大规模上马的高速铁路网建设,本人一直持正面评价。首先从美国肇始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原材料市场低迷,资源进口相对价格合理,否则这样大的需求缺口,国际市场价格不知飙升几何;其次,中国的铁路建设太过滞后,对于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形成了瓶颈,高速铁路网相对航母、隐形飞机、载人飞船具有更为实际的...

Read more

中国式通胀诊断1——系统失衡


端午节小游远郊彭祖山,山不太知名,算清静,还有些鸡鸣犬吠,可路上确是令人心惊!那一片区域曾是放眼望去尽是草莓园、提子园的地界,如今竟是工地,本以为在强力的宏观调控政策笼罩下,房地产的扩张该消停一阵了。不成想一路工地铺陈开来,夜雨初晴的路上工程运输车、水泥搅拌车搅得尘土飞扬。

不用说这些曾经粮食蔬菜水果基地的消失会对于市场供应有什么影响,通胀之所以一路飙升与可耕地资源转化应该有直接关系,尽管不一定是唯一主要原因。

 

追根溯源,这种土地资源的持续转化又是土地控制权各方博弈的结果。就观察结果看,又是一种不可控的螺旋式互动,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需求拉动型通胀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

Read more

震后3年小记


3年前那次大地震开始,地球震动的幅度呈现增大的趋势。每年都有类似的悲剧刺激我们渐渐麻木的神经,且不说还有玛雅末日预测像天边的乌云悬停不散。从天文时间尺码衡量,据说地球的日子还有几十亿年,不过地球和人类的和谐关系似乎不会维持那么长久了,难怪那一首《忐忑》神曲最近那么火,地球如此震动,叫人如何不忐忑!

令人惊讶的是: 三年前的震后成都,精神文明应该是达到了罕见的乌托邦的程度,从社会历史角度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更令人惊讶的是,怎么没有人怀念那段时间的平凡故事!大量志愿者奔赴灾区救灾,甚至堵塞了道路,血站排满了自愿捐献者,需要填表排队。人们虽然不安,但彼此关爱。

震后天气也同这几日相仿,...

Read more

中东——被激活的灰色领域


 

 

曾经以为思想意识为宗教信仰控制的地区,突然涌现出了一批要求民主自由的民众;曾经以为只有沙漠王子们白袍大仙般存在区域,忽然浪潮滚滚;曾经以为那里,历史太过悠久又往往为黄沙掩埋,民众会不断咀嚼着隽永的谚语,看淡云卷与舒,居然在辛卯年发生躁动。

刚过完大年,总统跑了两个,传染的社会崩盘还在继续。

这里说的中东的灰色,指的是信息。如果一点信息没有,那是黑色,而拥有的信息都需要更新就是灰色了。当然我们很多信息都需要更新,只是需要带宽,需要认知。以前还以为有偷懒的办法,特别对于中东这种区域,看看C4节目,后来发现节目上面专家毫无约束机制、反省机制,甚至可能还有反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