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徐忠明

.

楼市4、5月一过全年趋势就明了


争论、讨论楼市,就和民众有直接关系的不外乎房价涨跌上。虽然自1月26日“国8条”颁布后,尽管有媒体不遗余力地鼓噪、或有更多的地方实行了限购。但就市场表现看,趋势性仍不明显。所以,若想真正了解2011年楼市趋势,以我之见,过了4、5月一切基本明了。


给出过4、5月才能看清全年趋势,主要理由如下。


一、4月是个时间窗口


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策从制定、到落实、再到是否有效果?不到4月底很难有结果。我们知道,调控虽从1月26日就开始,但这中间,必须有一个诸如:消化、制定完善调控细则等等。这就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地方政府“房价控制目标”普遍都在3月底完成、和近日国务院督查组刚成立来看,...

Read more

拿观望数据评判楼市纯属忽悠


人人知道,每当有调控,市场就观望。而这一情况下,同样有数据。如给个名称的话,应为“观望数据”。按理讲,观望数据代表的是阶段性。所以并不能作为评判楼市的依据。然后,偏偏有人拿来作为评判依据了。所以,个人以为。拿观望数据评判楼市,纯属是一种忽悠。


 

翻开报纸、打开电脑。自从1月26日“国8条”调控后,看到了很多有关评论楼市的文章,其中有文章中出现了好多数据。但大多属为了说明政策对楼市造成了影响,这个应该说很正常。然后,也有不正常的。就是某些人喜欢把这些数据,试图联系到今后楼市走势上。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专家称房价将在4、5月迎拐点”。其中文中这样写道,在严厉的调控政策下,3...

Read more

房价拐点注定又是哗宠取众


2季度房价将拐点?这一结论是那些号称经常研究楼市走向的人得出的。我看不咋的,因为,房价拐点注定又是哗宠取众。


中国房价拐点论鼻祖应是王石同志,其在被事实证明属哗宠取众后,已吸取教训,而不再涉及拐点两字。倒是那些赝品们还在频繁地引用,从后满足其每次哗宠取众之目的。


何为拐点?根据王同志当初的理论,和本人的理解。应为房价出现类似于日本式下跌。不然能算是拐点吗?如果赝品们把开发商们打折降价销售,也当作拐点的话。一是,有失水准了,二是,说二季度拐点根本就不正确。正确的说法是:有调控房价就拐点了!因为开发商打折降价销售行为,总是在调控后第一时间出现。


凭什么让房价跌?其理由永远是调控,尽管这...

Read more

房控目标涨更符合民意


当地方政府把房控目标“统一”设为涨后,引起一片哗然。更多的不理解出自,“房涨目标”不能体现民意?其实要我说,“房控目标”恰恰更符合民意。


何谓民意?在住房问题上一直以来是曲解的。不管是主流媒体还是某些官员,只要一提到调控,总认为只有在房价下跌的情况下,才符合民意。其实这一认识,只站在了没买房的这一边。那么对于已买了房的人来说,难道他们不需要民意了吗?难道他们买了房以后,希望房价下跌吗?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按实事求是的原则来说,“房控目标涨”符不符合民意?首先要看其代表了人多少?其次要看其是否符合实际?

 

如你所知,何为民意?最好理解的是:代表大多数人意愿的。那么具体到楼市,只...

Read more

楼市僵局打破在即


记得在2011年2月12日曾写过“打破2011年楼市惨淡的会是什么?”这样一篇文章,其中2011年在怎样一种情况下僵局会被打破?以目前一些情况,看似己找到答案。所以用题目:楼市僵局打破在即,谈一些看法。


楼市出现僵局,不必太多的描述。这种一有调控就僵局的局面,成交大幅减少但房价不变。这一些可以说早已习以为常了,所以人们也不太会关心它。更多的关心应该是僵局何时会破?破了以后该不该买房?

打破僵局,从理论上讲也就是人们不再观望。那么结束观望,在本就没时间规定的情况下,更多的取决于某一契机。契机一旦出现,观望必将结束。如果你还记得2010年3月15日两会刚结束的后一天,在天子脚下同时诞生“两...

Read more

“房价目标”提示买房请早


尽管有对各地方政府所出的“房价控制目标”愤愤不平,也有认为“房价控制目标”一个涨字很滑稽?那么我想说,滑稽的并不是政府,恰恰是说滑稽的人。想必再学一下“国8条”的话,滑稽之说,在别人看来确实够滑稽的。


看一下“国8条”原文,国务院在2011年1月26日召开常务会议,就房地产进一步调控作了具体布置。其中规定:2011年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一季度末向社会公布。从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由于经济发展目标是每年上涨的、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是上涨,那么房价控制目标同步上涨,难道有什么错?


当然有认为,...

Read more

有关楼市里几个伪话题


由调控政策所引发的使楼市改变走向,一改就近10年。所以判断楼市未来,不仅很难,而且还会“产出”更多的伪话题来。
比如讲,有些人习惯于用政策唱跌房价,以至于到最后实在没话可说了,就会来一句,“没有只涨不跌的房价”,应该讲,这句话本身绝对是正确的。因为凡有价的商品,其最终结果一定会是这样的。但是,如用最终结果来作为房价将下跌的理由。那绝对是一个伪话题了。
为何说“没有只涨不跌的房价”,这一说法是个伪话题呢?不妨举一通俗一点的例子。我们知道,凡人总是要死的。但你是否可这样说,因为人总是要死的,所以这个人明天就会死?可以这样说吗?显然是不客观的。

Read more

房价控制指标一个涨字太乐观


“国8条”明确规定,一季度末各省市必须制定房价控制指标。尽管到目前为止,仅有几个城市完成。但从已制定的房价控制指标都一个涨字来看,本人以为属太乐观。为何这样说?更多的是一种感觉。
第一感觉:“控制指标”普遍为一个涨字说明,地方政府对控制房价信心的不足。其认知仍停留在越调越涨的怪圈中。

Read more

房价下跌仍属梦未醒


  写了一篇“楼市回暖在红五月”,骂声一片,应该说意料之中,有些人喜欢生活在梦幻中,所以听不来好话实话。没办法,大多数骂人的回复均删除,如不理解,你就慢慢想,反正除了骂人外,我看也不会有什么建树。

  有人这样告诉我,博主被骂,主要是没迎合“某些人”所需。于是我想,我为何要去迎合哪些既没人性,又不懂得尊重别人的无名之徒呢?再说了,市场本身就存在两种可能性,应该说在事实没明朗之前,说涨说跌只是各人的研判而已。那么为何要人云亦云呢?难道说,未来房价下跌一定会是真理吗?所以我以为,认为房价下跌仍属梦未醒。

  首先,需明确的是,对于开...

Read more

降价潮来临仍缺依据


近来,就楼市而言,以下情况比较吸引眼球的,一是北京万科和远洋主动降价销售行为、二是上海房均价破2万元。也就是这两条新闻,不仅被频繁地报道,同时有人联想到了降价潮来临?所以有必要谈一下个人看法,降价潮来临仍缺依据。


首先有理由认为,调控对房价影响是肯定的。主要是调控方式变了。关键点在于控制住房价上涨的责任上。原先,虽中央和地方同时有政策,但到最后结果的好坏,往往和地方没什么联系。所以在调控的过程中,免不了会发生抵触情绪,或执行不坚决等情况。而如今这一方式变了,谁还会拿位子开玩笑?

由鉴于此,所以本人以为,今年楼市可预见的是,房价将被“有效”地控制住。房价大涨大跌都将不再。即使上涨或下跌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