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徐忠明

.

房价降又让你臆淫一回


中央明确表示,对于房价问题,只是从“遏制房价涨幅过快”而进行调控。所以地方政府为落实这一政策,比较一致地制定了“房价涨幅不超过10%”。然后,个别媒体和个别人总打着“民生牌”,认为调控只有让房价下跌才是成功的调控。但是否想过,房价跌了会是什么后果?影响经济这一点忽略不谈。就“十二五”期间3600万套保障房还要不要建了?就凭这一点,降房价又只能是臆淫一回。


调控就是要让房价下跌?不然算不上是成功的调控。这是包括主流媒体在内的一些人固有的想法。也是在调控初期报道最多的一个话题。而如按这一思路往下想,得到的结果是:政府一方面为一部分没房的民大把大把花银子建保障房,而另一方面对有房的民用政策...

Read more

楼市回暖更切实际


在“拐点”与“回暖”这两点之间,来判定未来楼市走势的话,我选择后者。因为“回暖”更符合实际。


近来的几件事,是偶然还是巧合?虽不得而知,但从中反应出的信息看,无疑对楼市回暖是正面的也积极的。第一件事,京沪杭等一线城市集体强势“回暖”报道。第二件事,海南“限购令”微调。第三件事,国务院督查楼市情况公布。


上述三件事,其从侧面传递出三个信息。


第一,观望将结束


如你所知,由“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调控,其代表性城市就以京、沪、杭为主。而长期以来人们已习惯地把这些城市作为楼市的风向标。所以一线城市楼市走向更具参与意义。而一线城市回暖虽有些偶然性,京城更多的有保障房成交计入其中...

Read more

房子绝对短缺房价何意会“拐”?


楼市在政策重压下,观望气氛仍浓,成交量大减。而有“限”的成交,也是在开发商们为配合政策;或为资金回笼所需;要么属尾盘甩卖,而“打折、降价”得来的。所以,有人认为,房价会在二季度“拐”了?至此,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是,对房价有直接影响的房子“绝对短缺”现象仍没解决,那么房价何意会“拐”。


其实人人都明白,商品在交易中,其决定价格变化的关键在于供需关系。也就是说,当供给大于需求时则下跌,反之亦然。所以从这一角度考虑,证明未来房价是否会“拐”?无需太多的理论,只需说明房子仍属供小于需即可。


而要说明房子供小于需,我以为又很简单。“限购”,名义上为遏制投机性买房。其实质伤害了多少改善性需求?虽无...

Read more

限购解决供需矛盾在想象中


房价持续上涨的主要问题在哪?这一问题或人人知道,而调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不增加有效供应量的情况下,那么只能在“需”字上入手。所以,一时间限购从10几家增至到了60~70家,试图在不增加有效供应,只采用“限购”方式,从而解决供需矛盾。那么这一方式个人以为只能是想象中。

 

人口众多是中国固有的,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提升,拥有新房或住房得以改善应该讲变得越来越迫切,那么在这一思维下,只要有条件和经济能力许可,其行为一般都为你调你的“空”,我买我的房。所以即使“限购”了,但由于人口众量的关系,我认为供需矛盾也无法解决。近来一些报道就可证明。4月19日日,广渠路15号地正式以“金茂府”...

Read more

楼市拐点为时过早


近来舆论,又在大造房价将“拐点”论,特别是当看到我国3月份楼市运行情况后,研究人员通过同比和环比,总结出:房价将“拐点”了?


 
“拐点”究竟会不会出现?就仅凭拿3月份数据去进行同比和环比这一点来说,其根本就站不住脚的。我们知道,同比,无非是想和去年3月份进行比较。我们同样也知道,去年3月,从严格意义上说,是不受制于调控的;因为2010年4月17日“史上最严”政策,更多的是基于2010年一季度楼市过于“火爆”而出的。而今年3月不光有“史上最严”政策的延续,并且加上了1月26日“国8条”调控,市场状况完全受制于调控之下。那么在完全不同的市场背景下,已明白无误告诉人们不具可比性。而...

Read more

“房价目标”再怎么变也是一个涨字


凡调控,就是为了降房价?不知这一习惯思维何时才能变一变。所以当地方政府根据“国8条”调控精神要求,“各地方政府根据看经济增长率和居民可支配增长速度,确定本年度新建住房价格”,设定了房价涨幅值后,质疑之声不绝于耳。所以近日有官员提出,“房控目标”必须多听群众意见,其意就是对原有“房控目标”不满意,并希望重新制定。但是,即使有调整,按调控要求看,仍离不开一个涨字。


近日有信息称,西安市近期率先作出了调整。把原来的15%,调整为11.5%,比原来缩小了3.5个百分点。但是这一调整,按百姓所希望的,完全属“换汤不换药”。同时进一步增加了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因为百姓本就不满一个涨字,到头来还是涨...

Read more

房价调控目标需听取群众意见不合常理


自地方“房价控制目标”遵照有关调控精神出台后,遭到了包括高层在内的“所有人”质疑。其中不外乎有两点:由于地方政府在设定“房控目标”时,普遍设定涨幅不超过10%-15%,所以成“涨价目标”声一片;其次,那些盼跌房价的人,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群众,所以有官员认为:房价调控目标需听取群众意见。其实这种表述有违常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17日在无锡表示,房价合不合理,最有权利评价的是当地居民。对于已公布房地产调控目标、尚未听取社会意见的地方,需要抓紧听取群众意见,完善调控目标。既然认定要听取群众,那么这个群众又指的是谁?难道说,早期买了房的或近期买了房的,他们会认为这个“房控目标”不合理...

Read more

合理房价、不过快上涨和稳定房价该如何理解?


对楼市调控,尽管一直以来被理解为降房价而为。但就中央层面一直以来也真真切切明明白白地告诉人们这样三个目的。1、使房价合理。2、遏制过快上涨。3、稳定房价预期。现在的问题是:合理房价、不过快上涨和稳定房价,这三者究竟该怎么理解?或者说:如何才能平衡?


提出上述问题,更多的只是从讨论角度出发。因为就这三点中,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很好理解。但就“合理房价和稳定房价预期”这二方面来说,真的很难说的清楚。特别是当“三个房价”一并提到时,不管执行方的地方政府,还有需求者来说,又该如何理解?


历经近10年的调控,到目前为止,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说房价被越调越涨,其实是不完全正确的说法。因为调控后的结...

Read more

舆论降房价届时再一次没面子


近一段时间以来,舆论就政策会使房价降,不可谓不起劲。一旦逮住了某个个案,就会不遗余力地、翻来复去的炒作。其实这一形式人们早已习已为常,所以即使再怎么起劲,到头来,只会再次没面子。


如还有记忆,不说远的。就2010年的舆论,在楼市问题上不可谓不给力。当4月17日“国10条”如期而至时,以新华社为主的主流媒体,在造舆论方面不可谓不起劲。不仅文章数量达到空前,而且有关新名词也层出不穷。当:在政策影响下,市场观望产生了诸多“零成交”现象出现时,媒体就借题发挥,“史上最严”也就如期出炉。而当市场进入7月后,在有关央企集中高价拿地的潜在利好作用下,市场“回暖”趋势相当明显的情况下。舆论也没放过恫吓...

Read more

房价下跌10%既容易但又很难


调控政策叠加无时不刻地影响着楼市,“突然”的加息,无疑又雪上加了点霜。如此,看空楼市成了不二的选择。所以有关于房价将下跌,成了一热门。更有把握者认为,未来房价将下跌10%,如此精准?要我说,房价下跌10%既容易但又很难。


如要人云亦云地讲,在调控之下,房价下跌10%确实太容易不过了。如你所知,只要有调控,在市场观望情绪下,开发商一般都会选择打折或降价销售方式,而幅度基本都在10%或以上。所以从这一点看,是不是房价降10%很容易!但是,这么容易的10%,要么只是局部或个别楼盘,要么时间也只是昙花一现。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远的不说,就前不久被热炒的北京万科和远洋地产降价就属这一性质。


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