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小广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运行与发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2000年以来,一直担任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重点课题《宏观经济形势跟踪、预测和对策》主持人。在宏观经济预测、房地产、汽车、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等五大领域研究成果颇丰。2003年初提出房地产“泡沫论”,产生了相当大的反响,并提出三项重要政策建议。

两个30年:回顾与展望


    过去30年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还不是完全的成功。总结30年我们的成功经验及不足,可以帮助我们继续前进。未来新30年我们还需要什么,能不能继续保持成功,假如需要某种新的因素、新的变化,我们应该怎么准备去做,这是我最关心的问题。现在这一轮的经济调整期,我认为是一个机会,对于未来能做什么,或者逼迫我们去做哪些调整,都是一个绝好的机遇。

 

    一、30年改革开放是扩大经济自由、创造发展激情的过程

    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使中国由低收入国家转为今天的中等以下收入国...

Read more

通涨与通缩之忧


王小广

 

8月份物价数据给人有这样的一个感觉:通货紧缩的压力正在渐去,而通货膨胀的压力又起。8月份CPI下降1.2%,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最给人意外的是PPI数据,本月下降7.9%,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但去年同月是几年来的最高点,市场预期是继续有所扩大的,但结果却是收窄,CPI和PPI同比下降的同步收窄,以及2月份以来环比CPI的第一次上升(当月上升0.5%),再加上货币供应量增长的持续居高不下(相对应的前所未有的信贷扩张),自然使不少人开始担心通货膨胀趋势的抬头。

真的是通货紧缩之忧渐去通货膨胀之忧重启吗?我不以为如此,我的判断是:短期价格是个好形势,既无通...

Read more

对2010年我国经济总体运行态势的研判


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环境有望明显好于2009年。一方面,全球经济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并逐步反弹复苏,我国的国际发展环境将有所改善,这有利于2010年我国贸易出口的恢复;另一方面,得力于中央政府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的实施,国内经济呈现“一稳双升”(消费稳定增长、投资大幅回升、工业强劲反弹”)的良好势头,由于信心已大部恢复,政策稳定,因此,2010年这一态势将会延续。

(一)企稳回升态势将进一步稳固,但不会很快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

2009年二季度以来宏观经济企稳向好的态势在逐步稳固。在大幅度增加信贷、四万亿国家整体投资计划及实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一揽子方案作用下,2008...

Read more

货币政策回归“适度宽松”,调结构稳增长


二季度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了企稳回升的良好局面,上半年GDP增长7.1%,估计下半年将超过9%,全年大致增长8.1%。这一良好局面的形成主要得力于超强度的信贷扩张和大规模的政府投资计划,而不是受内生性市场力量的驱动。实体经济调整远没有结束,在这种情况持续过快的货币供应增长不仅不能刺激实体经济长期回升,相反,会对未来经济的增长产生很大的不稳定因素,须高度重视。

信贷的持续过度扩张,会对明后年中国经济产生以下负面影响:(1)如果使信贷过度扩张的形势持续时间过长,将会加大未来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矛盾,使中国经济可能面临长期的通货紧缩局面。过度的信贷供给会明显地增加总供给,由于各种体制...

Read more

中国模式面临的巨大挑战


中国模式的内在缺陷可能对我国经济未来可持续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即现有的中国模式(中间模式)所产生的重大矛盾将会使其自身难以持续下去,并产生巨大的风险,使中国落入中等国家陷阱。中国要想避免落入中等国家陷阱,必须对现有的发展模式进行重大修正。
    (1)现有发展模式产生的过度的不均衡问题将会极大地约束需求增长,最终限制经济总量继续快速扩张。
    令我们甚为不安的是中国的收入分配格局最近几年正在发生突变,已经明显偏离了原有收入差距较大的范围,向拉美化或东南亚化的方向发展。收入分配形势的长期恶化是许多国家在达到中等收入国家后...

Read more

压缩信贷增量给高房价釜底抽薪


    高房价、房价上涨过快正在明显地扭曲经济社会结构----既影响老百姓住房这一最大的民生问题的解决,又严重威胁到中国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这次房地产新政与前三轮房地产调控的一个最大不同点在于抓住了房地产问题的本质,即推动此轮房价暴涨的根本原因是住房的投资性需求比重过高及信贷过多,调控政策重在抑制不合理的投资需求,并从政府责任入手,应能取得显著效果。

  

  住房销售量的50%在10%最高收入者手中

  

  房价长期持续过快增长是住房的投资性需求比重过高及信贷过多联手推动的结果。因此要想抑制房价必须抑制投资性需求。近阶段的住房消费主要是靠投资驱动,而不是消费...

Read more

企业“走出去”政府该做什么


  
  只有让“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在海外投资中企业自主决策、自担风险,企业才会在磨炼中成长,“走出去”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腾中收购悍马”掀起的波澜尚未完全平静,国家电网斥资9亿美元与加拿大公司携手开发智利铜矿的大手笔已浮出水面,颇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架势。

  

  在中国企业频频出手海外的背后,隐约可见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抄底”憧憬,但更应看到,加快步伐“走出去”,越来越符合...

Read more

后危机时代区域发展的建议


    为应对后危机时代的挑战,必须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就区域发展而言,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是紧密关联的两个过程。有效地推进这两个过程可以使我国产业结构完成升级的同时仍能保持劳动密集型的竞争优势,这有利于区域的协调发展。加快中部地区的整体西部地区的一些重点区域的发展,是保增长、调结构、促协调的关键,而且要把推进中西部的城市化、沿海产业转移与农民工市民化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发展模式。

  

  一、把中部崛起作为新时期推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增长区域

  

  扩大内需要培育新的区域增长点,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应将中部崛起战略上升为...

Read more

“十二五”中国发展模式调整的思路及建议


  
  转变发展模式的基本思路是:由“两个过度依赖”转变为“两个依靠”,即增长动力转变,所谓两个依靠就是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扩大内需,内需的扩大和升级主要依赖于扩大消费需求,同时主要依赖自主创新能力而不是资源、资本的过度投入。这一增长动力转变,需要对原来的分配格局、激励机制进行重大调整,建立新的分配格局和新的激励机制,同时加快对制约产业升级、内需扩大的重要体制的改革。

  

  (一)缩小三大增长差距,释放生产力

  

  差距不是生产力,但缩小差距就是释放生产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2001年加入WTO...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