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其明

.

评论:雷曼兄弟破产对中国楼市信心打击很大


超级恐龙雷曼兄弟倒下了。尽管在中国的地产领域,雷曼兄弟的投资并不多,但恰逢楼市的微妙时期,此事对市场、对投资者的信心影响可能会更大些。上海盛势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简宏洲就认为:“(雷曼兄弟破产)对市场的信心有很大打击。”

  辉煌即终点

  1850年成立于美国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在亚洲的房地产投资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泰国等国,总投资额约20亿美元。雷曼兄弟亚洲公司位于香港,并于1993年在北京设立代表处。

  2004年雷曼兄弟联手摩根士丹利房地产基金,共同参与上海永业集团开发的上海永业公寓二期,各自入股25%。雷曼兄弟首次试水中国房地...

Read more

雷曼的地产“兄弟连”


超级恐龙雷曼兄弟倒下了。尽管在中国的地产领域,雷曼兄弟的投资并不多,但恰逢楼市的微妙时期,此事对市场、对投资者的信心影响可能会更大些。上海盛势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简宏洲就认为:“(雷曼兄弟破产)对市场的信心有很大打击。”

辉煌即终点

1850年成立于美国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在亚洲的房地产投资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泰国等国,总投资额约20亿美元。雷曼兄弟亚洲公司位于香港,并于1993年在北京设立代表处。

2004年雷曼兄弟联手摩根士丹利房地产基金,共同参与上海永业集团开发的上海永业公寓二期,各自入股25%。雷曼兄弟首次试水中国房地产市场。

...

Read more

民间基金楼市“割韭菜”纪实


“银根越紧缩,我越高兴。”刘先生说,“资金(运作)应该还有好几年可以做。”

刘先生是一位颇有身家的企业主,2005年以来,他逐渐淡出房地产行业,开始将资金投入朋友的专门做资金运作的公司,每个月获得2%的收益。这样每年资本收益是24%。

刘先生转换身份的过程,也是中国房地产业银根逐渐紧缩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另一个群体——房地产行业的民间基金风生水起。刘先生可以算是“离乡不离土”。

霸王合同

几经劝说,刘的朋友,温州来的投资公司老总马先生坐到了记者对面。马先生对记者说:“你可以到温州去看看,最好的写字楼里,全是我们这种挂投资机构牌子的公司,全是做资金的。”

马先生原来也是做实业的,后来改为做...

Read more

接盘者猜想


作者:王其明

  曾经傲视全球的美国投行终于低下了高昂的头。

  摩根士丹利的中国地产基金部,自2008年年初以来,一直在裁员。内部人士说:“裁员、卖楼是我们今年的主要工作。”不仅仅是大摩,美国国际集团(AIG)、雷曼兄弟,他们在中国的机构,目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卖掉手中的项目。

  有人卖,就得有人买,谁会成为接盘人呢?

  外资基金:有财力无政策

  美国投行纷纷倒下时,日本人成了白衣骑士。

  9月22日,日本最大银行集团三菱UFJ金融集团宣布,收购大摩20%股份。同日,野村证券竞购雷曼兄弟亚洲(包括日本、澳大利亚)业务。之前的7、8月份,日本人已经收购了美国保险集团费城统...

Read more

上海:最冷的“金九”与美资制造的“草标”


“大摩这些机构才卖几个楼?对市场的影响,我看顶多是心理影响。”金地集团常务副总裁赵汉忠说。

当雷曼兄弟宣布破产之后,有消息说,摩根士丹利、美国国际集团(AIG)、雷曼兄弟等投行要抛出手中的中国项目。这些传言一时引发了国内地产业界的恐慌。有媒体报道,因为大摩等抛售楼盘,引起了上海高档住宅价格的下跌。

不过,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公布的夏季新盘售价变动报告显示,在上海,价格上涨的楼盘依然占到总数的55.2%。更多的豪宅价格还在上涨。

“只要项目好,外资还是愿意投的。”赵汉忠表示,瑞银已经确定要参股金地杭州项目,持股20%,南京项目也在谈。

只有美国人在卖

目前在上海,大摩有新天地旁边的...

Read more

杭州楼市九月飞雪 终结十年不降神话


在中国,没有一个城市的房价像杭州这样持续坚挺。自从1998年住房改革以来,到2008年8月,都只涨不跌。不过在9月,这个神话终于走向了终结。

  浙江中原地产(中原地产博客|中原地产新闻)市场研究部总监盛毅对记者说:“8月之前,房价只是松动,从9月开始,个别楼盘价格下降,现在下跌的趋势很明显,一般楼盘都打8.5折、8折,这样的话,房价可能会跌掉10%~20%。”

  星火燎原

  “现在买房的人进售楼处直接问打几折。”杭州房地产资深人士王女士对记者说,“如果只打9折、9.5折,购房者就说,这么点折扣还想卖楼?”

  9月初,万科以“迎中秋”为名,令旗下在杭州的楼盘降价,最低7.3...

Read more

万科:降价是对行业负责的行为


“万科最相信市场,我们始终对市场保持一份敬畏之心。”万科集团总经理郁亮说道。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在业主闹、同行骂、地方政府颇有微词之时,万科能毅然决然地降价。万科回归了公司的本质:生存并追逐利润才是第一要务。

  2008年,万科的业主纠纷创历史之最。在上海、杭州、宁波等城市,由于受到业主的冲击,竟然影响了正常办公。万科与地方政府之间关系也变得颇为微妙,因为房价下跌,对区域经济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没有一个地方的政府喜欢带头降价的地产企业。同行的指责更是不在话下,就连在中城联盟“自己人”的会议上也是如此。

  对此,郁亮表示:“万科做出的决定都是深思熟虑的,考虑了方方面面。我们...

Read more

上海房地局计划大分家


国庆前夕,上海市市委通过了《上海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和《中共上海市委工作党委体制调整方案》,上海的行政机构改革开始启动。有知情官员向记者透露,该方案已经上报,只等中央批准实施。而据他说:“上海这次机构调整,变动最大的就是房地局,彻底大分家。”

  该消息人士透露,上海市建委将增加农村建设职能,未来建委更名为城乡建设与交通委员会,并可能增加市场交易管理职能;土地管理、矿产管理等职能并到规划局,成立土地规划管理局;现在的房地局更名为住房保障房产管理局,履行住房建设、住房保障职能。

  分析人士指出,原来的上海市房地局权力太大,容易产生腐败,土地垂直管理符合国家政策趋势。而上海房地局的权力...

Read more

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谈房地产新政


10月22日晚,国家有关部委及上海市出台了一系列税收和信贷政策,促进住房市场发展。绿地集团,上海乃至全国房地产龙头企业,向来极为低调,在中央上海出台救市政策之后,迅速就新政发表看法。

以下是张玉良观点全文:

“一系列房地产新政的出台,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需要:第一,这是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近期宏观调控导向的需要,即通过刺激住房市场发展来积极拉动内需,进而实现“全力保增长”的要求;第二,这也是当前自身实际的需要。一方面,从宏观经济层面看,当前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以及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国家必须出台一系列大力度的措施,来减缓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

Read more

中国楼市最大规模拯救潮策略回顾


正在地方政府掀起一波救市大潮时,中央政府“出手”了。

10月22日晚7点,财政部突然宣布多条楼市利好政策。上海市紧贴中央,于10点多“光速”公布了14条救市政策,大部分内容和中央一致,此外多加一条:个人购买超过两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时,个人不负担营业税。上海个人转让自用两年以上、并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的住房,将不再征收个人所得税。

“中央都行动了,地方会更疯狂。”此话出自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杨红旭之口。

手段出尽

近期以来,先后有18省市地方政府先后推出救市政策。综合这些救市政策,不外乎三大类:

首先是减负,减轻购房者的税费。各地方政府出台的减免契税,购房补贴契税,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