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世松

我国酒业观察家、职业经理人、活动策划家、自由酒评人。

2006年五大酒种演绎精彩


2006年五大酒种演绎精彩

刘世松

  酒类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品,一直受到各界的关注。2006年,国家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将会更加深入,各酒种将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下,演绎着不同的精彩。记者将所能够预想出来的“精彩”,提前将幕布拉开一角,给各酒类企业以想象的空间。

白酒开始“洗牌”

  从最近启动或即将启动的酒类规范情况来看,我国白酒在2006年将经历“腥风血雨”,首先是酒类等级认证,接下来是生产许可证换发、白酒年份酒国家整顿、市场流通溯源制和备案制的实施,还有市场准入制度(QS)在酒类企业的全面实施&...

Read more

2004年中国酿酒行业分析报告


前言

  2004年的中国经济,是加入WTO后稳定发展的一年,国民经济稳步提升,人均消费水平得到提高。纵观2004年的中国酒业,也是在一片风光旖旎、多元多维的变化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盘点总结2004年的中国酒业,是为了细细品味陈年的余香,更是对新一年中国酒业更多精彩的向往!

  一、2004年中国酒业的基本概况:

  1、2004年中国酒业的生产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结果,2004年我国饮料酒总产量约为3464.48万千升,其中白酒为311.7万千升,同比增长2%;啤酒为2910.05万千升,同比增长15.2%;葡萄酒为36.73万千升,同比增长14....

Read more

魏雅华:低稿费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把中国的稿费与国外发达国家的稿费作一比较,我在美国网站上查到的情况如下:在美国,全国发行的刊物的稿费在每字0.75至2.00美元之间,地方刊物则为每字0.10美元左右。也就是说,每千字的稿费在750到2000美元之间。像《纽约时报》这样级别的报纸,相当于中国的《北京日报》或《新民晚报》,一篇千字文章的稿费是2000多美元。折合成人民币,每千字的稿费为4800元到12800元。而中国国家级报刊的稿费为每千字100元人民币左右。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欧洲的报刊...

Read more

我为什么离开?


       很多人问“为什么离开”,很多人传“是不是因为犯错离开”,很多人说“不懂政治而被离开”,当然,还有很多很多…… 

      为什么离开?因为累了!因为离开是个人深思熟虑后的选择,无关其他。一直不想说为什么离开,是因为对跟随的团队抱有深深的歉意。

     说是为了不说,不说是为了说。不过是看“谁说&rd...

Read more

过于粗糙的初稿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
  很多新闻从业者以及新闻学院的学生对这句话都很熟悉,并引以为豪。自豪的原因是:我们是历史的记录者、书写者,历史研究者需要以我们的文字为研究材料。顿时,肩上仿佛有了为人类而工作舍我其谁的重任。
  然而,一个残酷的事实是:这份初稿往往过于粗糙,粗糙到没有价值,甚至只能添乱。
  有一个段子是这么说的:一名记者和一名历史学家聊天,记者炫耀道:“新闻是历史的初稿!你们要靠我们的资料才能做研究。”历史学家轻蔑道:“是啊!我们一辈子都在修改你们漏洞百出的稿件!&rdqu...

Read more

提升行业报竞争力的三个途径


      一个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是支持这个媒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是其他媒体不能够模仿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传媒市场上,行业报作为一个有别于大众媒体的特殊媒体,如何培养核心竞争力,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是行业报管理者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行业报存在的问题
  目前,行业报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缺乏品牌影响力。行业报品牌在本行业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这种知名度仅限于知道而已,品牌对行业与企业的影响力基本没有形成。
  二是缺乏强有力的推广措施。行业报的发行推广一直较弱,只能对产业生...

Read more

活动聚焦缔造行业“风向标”


    对于《华夏酒报》来说,通过活动聚焦创新媒体品牌是报社近年来一直孜孜以求的目标。2009年,报社通过大型新闻策划活动与行业性年会的策划与实施,在报纸内容创新与活动营销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好地成绩,使“中国酒业风向标”的旗帜不断飘扬。

1、“中国名酒名企质量行”大型采访活动,体现了《华夏酒报》作为专业媒体所提出的“提供行业企业增值服务”的核心价值。
受金融海啸开始在市场蔓延、消费者信心不足等因素影响,中国酒业市场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市场需求萎缩、产品价格下跌、酒业竞争加剧。在2008年...

Read more

中国葡萄酒推广中的三个误区


     不可否认,中国葡萄酒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其实也一直在为他人做着嫁衣。

  一是配餐误区。我们不断提倡的“白酒配白肉,红酒配红肉”是西餐的搭配方法,但我们大多数中国人吃的是中餐,中餐可是“红肉、白肉全都有”,如果按照西餐的配餐,我们每顿饭是不是要摆一桌子的酒?!

  二是产区误区。我们不断宣传的“中国的波尔多”、“东方的波尔多”、“与波尔多在同一纬度”、“具有波尔多风格”等,可以说明波尔多的营...

Read more

与酒业一路同行——写在《华夏酒报》创刊20周年之际


      20年风雨征程,上下求索;

  20年薪火相传,岁月如歌。

  在举国上下喜迎共和国60华诞之际,《华夏酒报》也迎来了自己20岁的生日。

  此时此刻,我满怀激动的心情,向给予《华夏酒报》高度信任、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的各级政府领导、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表示由衷的感谢!向与《华夏酒报》一路同行,不断为我们呐喊助威、添砖加瓦的酒业各界以及万千读者和作者表示真诚的感谢!向为《华夏酒报》事业发展倾注无限心血、奉献青春与激情的一代代报人致以深深的感谢!

  谢谢您的关注,谢谢您的支持,谢谢您的鼓励,谢谢您的参与!

  20年斗转...

Read more

中国酒欲借世博会觞行世界


        提到世博会,我们耳熟能详的是张裕葡萄酒和茅台酒获得1915年在美国举行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奖牌的故事。其中张裕葡萄酒创始人张弼士的“毛遂自荐”,使张裕四款葡萄酒产品获得四枚世界大奖;茅台酒的“佯装失手摔坏了一瓶茅台酒,顿时酒香四溢”,进而成就茅台金奖一段近百年的历史佳话。
 
从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到上海世博会
        正是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成就了&ld...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