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的欧美中国经济史研究 评论 16 views 近年来的欧美中国经济史研究 李伯重 在近二十年中,欧美的中国经济史研究有重大发展。在美、英、法、荷、德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中国经济史研究逐渐羽翼壮大,从传统的汉学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其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研究领域拓宽。过去欧美的中国经济史研究主要偏重于中外经济关系、中国近代以前社会的结构和内部阶级关系、经济制度、农业和商业等。其中对制度史的研究又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但到70年代中期以后,除了以上领域的研究有重大进展外,又增加了新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关于经济成长与发展研究、社会组织研究、人口与生态环境研究、大众文化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Read more
往事再提 评论 14 views 请善待“读书人” --也从陆先生嫖娼说起 叶行昆 “读书人”,是指以出卖文字、墨水、粉笔为谋生手段的文人;本文把读书人替代知识分子,是依据余英时、杜维明、殷海光等先生所认为的中国大陆尚缺乏以人文为终极关怀的知(智)识分子群体的观点。就像依照熊彼特的“企业家精神”一样,中国目前尚无企业家。 无官不贪、无商不奸、文人无行,此乃古训。也符合经济学上讲的“经济人”假设:凡是人都具有机会主义倾向(opportunism-oriented),是个机会主义者(opportunist)。恰似钱钟书先生说的:“忠实的没有机会,有机会的就不忠实了”。 文人狎... Read more
诺斯与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和制度变迁动力的比较 评论 19 views 诺斯与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和制度变迁动力的比较 作者:林岗 刘元春 张宇 (中国经济史论坛于2004-5-30 11:26:46发布) 【作者简介】林岗、刘元春、张宇,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872 林岗(1952-),浙江桐乡人,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元春(1972-),四川达县人,经济学博士,讲师;张宇(1964-),陕西榆林人,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皆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主要从事理论经济学研究。 【内容提要】道格拉斯·诺... Read more
论“价值中国”之价值 评论 14 views 论“价值中国”之价值 --写在“‘价值中国网’将向博客作者赠送股权”正式公布之际 【叶行昆】 孔夫子曰:“吾生也贱,故能习文”。由此可见,“习文者,乃贱民之谓也”;古已有之。可有人却说:“知识就是力量”;如今,恭逢盛世,吾辈被“忽诱”进了知识经济时代,“雄鸡一唱”:“知识就是财富”;昔日的资本家要被知本家所替代,如此云云,美不胜收。然而,环视当今之中国,知识之价值又所值几何呢?何以“习文者,乃贱民之谓也”?贱者,岂非价廉而物不美之称谓乎?窃以为,白送者,即是贱。试问,如今市场经济时代,谁都知道“没有免费的午餐”;更没有免费的WC;却有免费的网文,而且是无限量供应... Read more
鲁迅的一生挣了多少钱 评论 11 views 鲁迅的一生挣了多少钱? 史无前例\"时代,25岁的我从中国科学院被押送到劳改农场。不发工资,每月仅15元最低生活费。身披无产者的劳动服,头戴资修反的\"帽子\"人拉犁、干牛马活之余,还是改不掉老九的臭毛病:一到休息时间就瞪着双眼想看书,当时只准学马列。幸好还有一套《鲁迅全集》,这是作为革命文献发下来给群众轮流自学的。我这个专政对象,当然在传阅\"革命文献\"方面最靠边站。《鲁迅全集》前几卷精彩的部分,如《纳喊》、《彷徨》等,都被\"内部矛盾处理\"的别人抢去看了,连《两地书》、《集外集拾遗》都轮不到我,读书预备队排得挺长挺长??只有那上下两册《鲁迅日记》(1912-1936)... Read more
关于网文稿酬问题的一些想法 评论 10 views 关于发表网文稿酬问题的一些想法 叶行昆 在下在过去的一年中,心血来潮,舞文弄墨,滥竽充数地在网上陆陆续续地发表了几篇网文;于是乎,各大小网站,巧取豪夺,“遂使竖子成名”;确实借光多多。“关公面前舞大刀”,“班门弄斧”;吹吹洋泡泡,自得其乐;有名无利,是徒有虚名;但是,浪得虚名,倒也无伤大雅。 春节期间免不了要会会亲朋好友,其中网虫着实不少,见面或来电却与往年大为不同;开口辄道:“恭喜发财!该发红包啦!”在下前半辈子苦读于寒窗之中,混迹于清水池塘,从来无法浑水摸鱼,也无政可廉,更无人“善待”;哪里有财可发?故答曰:“财从何来?”对曰:“网文多多,当然财源... Read more
论婚姻的收益问题 评论 14 views 论婚姻的收益问题 叶行昆 关键词:婚姻经济学 婚姻收益 婚姻博弈 婚姻悖论 婚姻刚性 刘正山先生在其《为何非结婚不可?》一文中说:“婚姻并非必须!但是,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人难以逃脱婚姻这个结局?我认为,基于功利考虑的‘攀比困境’是根本原因”。还说:“婚姻是‘攀比’博弈的结果”。记得过去曾听说这样一个故事:美国现代舞的创始人,女舞蹈家邓肯致函给大文豪肖伯纳说:“如果你我成婚,那么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拥有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和最美丽的形体”。这可以说是婚姻的“攀比”之最了。然而,肖翁复函道:“如果我们的孩子继承了你的头脑和我的嘴脸,那会怎样呢?”看来,“基于功利... Read more
由杨翁结合而引发的经济学思考 评论 15 views 由杨翁结合而引发的经济学思考 叶行昆 婚姻经济学,是一门很值得玩味的学科,它既有现实性又有学术性;所谓现实性,是指生活在现实世界的人们谁也无法回避这一现实问题,只是“人在庐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所谓学术性,是指在经济学的领域内,它涉及制度经济学,如婚姻制度的历史变迁、路径依赖、制度设计、制度安排、制度约束等;它涉及产权经济学,如家庭成员的产权界定、财产关系,财产继承、产权分割等;它还与企业理论有关,如家庭经营、夫妻老婆店、家族企业、分工协作、资产重组、优化组合、股份合作、边际分析、婚姻与市场等。本文暂不就此一一展开充分讨论,谨此希望志士仁人,学界朋友,携手并肩,齐心... Read more
对叶行昆婚姻经济学的批判 评论 13 views 对叶行昆婚姻经济学的批判 曹国奇 利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婚姻现象,这无疑是一种创新,是要肯定的。从个人已拜读的叶先生的作品看(其发在网上的文章没有全读),认为他的交易婚姻观并无大错。的确,无论是从性爱上看,还是从物质上看,还是从精神上看,还是从生儿育女上看,婚姻都是一种交易。然而站在整个理论的构架上看,叶行昆的婚姻经济理论同己有经济理论一样,只能是伪科学。这里先说句题外话,本人对婚姻经济学是没有研究的,在我的作品中也从来是将性爱的合作与交换列为例外,不与考虑。这么做不在别的,只在于个人还不了解性爱的深层原因。单独撰文批判叶氏理论,绝非他的作品有真正的理论创新,值得批判,而是在于在世风日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