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纪卿

"湖南省长沙市人。 曾任湖南人民出版社编辑,共组织并编发英、美、法、德、日、土耳其等国文学译稿30余种,约700万字,其中包括斯坦贝克、毛姆、简·奥斯汀、阿吉兹·涅辛、志贺直哉、川端康成、谷崎润一郎等世界文学大师的名著,译文有楼适夷等我国老一辈翻译名家的作品。编发号称日本诗经的《万叶集》,填补了我国出版史上的一个空白。 现就职于海南出版社(病休)。曾编发《北大情事》/《走进快乐大本营》、《炯炯有神:我是怎样长大的》、《快乐如风:李湘写真》/《星空下的守望者》/《真情告白:胡兵写真》/《三十岁的汪涵:仅此而已》/《天下湘军》等书。   已出版的译著和著作主要如下:《迷宫之门》/《数学家的故事》/《克雷杜克夫人》,《青春故事》/《三少女侦探团》,《理智与情感》/《别了,可恶的人》/《死神悄悄来临》/《书信交际指南》/《芙蓉公馆的秘密》/《青铜魔人》/《民俗通书万年历》、《吉祥民历》/《万年通历》/《中国分省工商企业名录总览》、《香港人名录》/《出版概论》等。 2006年出版新作《血肉长城——血战十四年》/《我是湖南人》/《司马小龙与智幻侠训练营》。"

太平天国究竟于何时起事


华尔与太平军的故事(9)

 

【美】霍尔杰·卡希尔著

王纪卿译

 


    太平人士把他们起事的日期定在1850年,但在那之前他们就跟官军发生过冲突。杨秀清在他的一部著作中证实了这一点。他说,在戊申年(1848),“耶稣救世主下凡,向世人展示无数能力之事实,几经鏖战,斩杀妖魔鬼怪无数。妖魔鬼怪岂能抵挡天上之主?”同时有记载称冯云山于1848年被捕,教友们将他从狱中救出。太平人士声称戊申年“天父确曾下凡,将他从敌营中救出”。

    然而,太平人士仍然愿意把他们起事的年份定为1850年。那年8月,一场在中国并...

Read more

拜上帝会的种种情状


华尔与太平军的故事(8)

 

【美】霍尔杰·卡希尔著

王纪卿译

 


 

    在进入广西的旅途中,秀全已经梦想到推翻清朝,不过他还没有形成具体的计划。他写道:“为何满人以暴力侵入中国,强夺其兄弟之产业?……如果上帝助我恢复产业,我当教各国各自保管其自身之产业,而不侵害别人所有;我们将要彼此有交谊,互通真理及知识,而各以礼相接;我们将共拜同一个天父救世主,这是自从我的灵魂被接上天后的心愿。”

    1846年,秀全回到了广东。他在这里呆了几个月,得知有个名叫罗孝全(Reverend Issach...

Read more

美国冒险家在中国


华尔与太平军的故事(1)

 

【美】霍尔杰·卡希尔

王纪卿

 


1859年夏天,一名骑士从纽约策马向西,向太平洋海岸驰骋。他穿过俄亥俄州和密西西比州,驰上了大平原。他肤色略黑,个头矮小,两眼射出水手特有的敏锐目光。荒芜人迹的大平原吓不倒他。他习惯了大海,知道如何保持正西方的航向。对于单身旅行者要面对的恐惧,对于印第安人和野兽的敌意,对于饥渴,他丝毫都不放在心上。他在追逐一个梦想,他的眼睛盯着一个遥远的国度。

    此人向西驰骋。他跟随一些带篷的四轮马车越过平原。他在密苏里踏上了圣菲的小路。从圣菲开始,他沿着掘金...

Read more

清末有个左宗棠:韩寒的祖师爷(下)


 

左宗棠的口号是,学习必须与实践相结合。魏源说,欣赏五岳的图画,就以为懂得了什么是山,其实还不如砍柴夫在山上走一步;谈论沧海的宽广,就以为懂得了什么是海,还不是海上过客看上一眼;能够列出八珍的菜谱,就以为是美食家,其实不如厨师尝一口。

曾国藩说,懂得了一句话,便去实行这一句,才叫做身体力行。

左宗棠说得更尖锐。认得一个字,就要实践这个字,才叫学懂了。整天读书,实践还不如一个村农野夫,只是会说话的鹦鹉而已。

照他们的说法,我们的社会,真是充斥着持有大学文凭的文盲。

问题又来了。儒家经典和八股文,固然令人生厌,却是科举考试的必读课本。千古不变的制度,岂是...

Read more

清末有个左宗棠:读书有道


 

读书有道

读书无用论,在中国社会是根深蒂固的。一有机会,此论就会冒顶。远的不说,“文革”中此论就曾大行其道。“文革”一过,朗朗读书声响起不久,随着经商大潮涌来,风口浪尖的成功者中,享有大款美誉的,大字不识几个的比比皆是,此论又有了较大的说服力。究其根源,在于人们看得真切,许多书生确是百无一用,只会搞才子佳人、花前月下那一套。

书生们当然不服气。寒窗十载几十载,怎么会无用呢?简直不可思议!于是有人高喊,读书要读有用的书,形成了一个经世济用的读书流派,而左宗棠便生逢其时,也深得其旨。

不管读书无用论最终是否胜出,左宗棠却是靠着读书成就一番大业的。他是一个成功的样...

Read more

清末有个左宗棠:考试也疯狂


 考试也疯狂

特立独行,就会扎眼。为了炒作,可以当众裸身,可以自曝隐私,也可以假拍虎照。但是事情都有两端。也有人无意于炫耀,却难掩锋芒。神童左宗棠,却是把两端都占了。他的特立独行是天性使然,但也不免年少轻狂。

十四岁,他就吸引来了许多眼球。那一年,他进了湘阴县城,参加童子试。

考场设在大成殿,搭了棚子,间隔起来,一名考童独坐一格。偷觑不可能,递条子也很难,短信发不出,当然也就无法收到。

童子试是应试教育的第一步成果验收。地方官府不可谓不重视教育,专门设了这种初级的考试,对辖区内念书的少年进行摸底,借以了解本地有哪些少年熟读经书,在应试一途前程远大,或者具备发...

Read more

为什么左宗棠在牛年最旺


为什么左宗棠在牛年最旺

 

左宗棠体胖腹大,茶余饭后,总爱拍拍自己的大肚子,与幕僚说笑:将军不会亏待自己的肚子,肚子也不会亏待将军。

一天薄暮时分,左大帅忽然给左右出了一道智力抢答题:你们猜猜,我这么大个肚子,里面装的是什么?

抢答开始,七嘴八舌。

有人说:一肚子文章。

左大帅摇头。

有人说:满腹经纶。

还是摇头。

有人说:腹中自有雄兵十万。

继续摇头。

有人说:腹中包罗万象。

左宗棠一个劲地摇头:不对,不对。

忽然,一名小校官站了出来,大声回答:大帅肚子里什么都没有,只有粪便!

幕僚们一听此言,面面相觑,手心里捏着一把汗。不料左宗棠面露喜色,说道...

Read more

左宗棠解梦的梦文化


左宗棠解梦的梦文化

 

    湘潭人欧阳兆熊,是左宗棠青年时代的死党。左宗棠打擂娶妻,他是主要教唆者之一。

    左宗棠比欧阳兆熊小五岁,但是中举却比这位仁兄早了四科。

    道光十八年(1838),他们约好一起进京赶考,在汉口碰头,结伴而行。

    两人按时践约。异地见故交,格外兴奋。

    小岑,这次船过洞庭湖,我去祠堂拜了洞庭君,作对联一副,念给你听听:迢遥旅路三千,我原过客;管领重湖八百,君亦书生。

 ...

Read more

左宗棠重用败将


左宗棠重用败将

 

     左宗棠是军事奇才,曾国藩是湘军大帅。起初,左宗棠是曾国藩的师爷,三天两头跑到湘军大营,献计献策。

  曾国藩还未率领湘军打出湖南时,左、曾二人的合作进入蜜月期。左宗棠是座上宾,还没同意签署劳动合同,说话无所忌惮。左宗棠毫不掩饰他的看法:曾国藩为人质朴厚道,他的短处,在于“少阅历”三字。

  左宗棠心直口快,不过,谁都能体会,他的批评完全是出自一片好心。对于败将王珍,左宗棠却是爱护有加。

  王珍在岳州兵败后,遭到曾国藩痛斥。曾国藩当时尚未经历靖港之败,不懂得一个有个性的书生打了败仗,心里是多么难过。

  王...

Read more

左宗棠是否见过洪秀全?


左宗棠是否见过洪秀全?

    洪秀全揭竿而起,掀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内战。左宗棠的命运,将被这件事左右。

    这个湘阴人心忧天下。如今邻省的农民起义,要跟清廷分庭抗礼了,他将何去何从?

    内战在人间划分阵营,许多人被迫描绘自己的政治面貌,显露阶级立场。

    左宗棠不喜欢乱世。但他对于搅乱时局的太平天国,起初并无鲜明的态度。

    太平天国的领袖洪秀全,也是一个矛盾的人物。他与左宗棠一样,读过许多儒家经典,积极参加科举考试,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