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降或不降,不是一个问题


   房价降或不降,不是一个问题
 

    “广州房价跌没跌不重要,重要的是全国人民都知道广州的房价跌了20%!”一位业内人事痛心疾首地描述广州楼市。继王石在回答媒体采访时承认房价出现拐点之后,富力董事长李思廉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坦承“广州楼价早已超出承受力。”这为明年的广州楼市定下了基调。

 

    万科与富力旗下的楼盘是本次广州楼价下调的主力,公开报价最高有74折。如果与周边同档楼盘国庆时的价格相比,平均也达20%~25% 。李思廉还说:“我们在房地产市场第一线,比媒体、政府有更深切的感受,我看广州房地产业十几年了,今年广州楼价涨得太多了。”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不同的是这次王婆是夸自己的瓜不仅好吃,还要降价促销,要做到:平、靓、正。王婆都说现在的瓜太贵了,但总是有人不敢相信,不愿意相信,或者不肯承认。说万科、富力是上市公司,必须要向股东交一份漂亮的业绩报表才搞降价促销,进入一月份后价格自然会涨回来。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的话,试问主宰广州市场的大发展商合生、中海、保利、雅居乐、越秀城建、碧桂园、锦绣香江、奥园、合景泰富、哪家不是上市公司?他们不用向股东交待吗?

 

    影响房价的因素很多:供求关系、金融政策、物价指数、消费者心态等都影响着房价的走势,即使是用力挺房价不跌的挺房派最喜欢用的供求关系来看,广州楼市也有较强的下调要求。

 

    对住房的需求是一个变量,而不是恒定不变的常量。不错,人人都需要住房;但为什么最需要住房的民工、和低收入阶层并不关心房价的变化?很简单,他们买不起,所以房价是5千还是5万对他来说都是一样的,真正关心房价的是有能力购房的少数人,这就是住房的真正消费者。三年前的住房需求就比现在少吗?未必。随着房价上涨而涌现出来的强劲需求,其实是房产增值带来的财富效应,这却正好不是所谓的“钢性需求”,而只是市场的“有效需求”。随着房价的上涨,买得起房的人越来越少,消费群体就变得越来越小,这使市场的有效需求下降,有效需求的下降直接导致了成交量的萎缩。同时,针对第二套房的金融政策提高首付和按揭利率,进一步减少了真实需求,降低了通过炒楼而获利的心里预期,财富效应的突然消失,触发了本轮的房价下调。

 

    单单从需求的角度看,降价是目前市场中的有效需求锐减而导致的。降价不是谁良心发现,也不是谁想力挺房价就能挺住的。降价确实会减少利润,但不降价会造成资金回笼不畅,资金链紧张;越早降价,风险越小,利润相对越大。

 

    广深两地房价下跌会不会触发全国的的房价下跌?很多业内人士对持观望或否定的态度,理由是各地房价和供求情况各有不同,所以有人认为这只是区域性或结构性的下跌。正如物价上涨被描述为结构性上涨一样;但是,经济学家指出,物价上涨从来都某一时期某些物价早涨比较明显,而其他产品相对滞后,从总体上看却是不同类型的生产资料和消费物价轮番上涨,从而引发全面的物价上涨。因此,房价下跌同样会表现为区域性或者阶段性下跌,今天是广深房价下跌,明天可能就是京沪,一番轮动之后,谁能说本轮的房价下跌不是全国性的?

 

    降与不降,对于消费者不是一个问题,因为房价如此之高,即使不降也没几个人买得起;但对于发展商而言,也许,就是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

 

本文发表于《南方周末》2008年1月3日,有删节

http://gz.house.sina.com.cn/news/2008-01-03/3909827.html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