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以盘活闲置资源、提高利用效率、满足游客需求尤其是波动性峰值需求为出发点,以旅游为主导方向,整合利用当地居民的闲置资源服务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将于促进旅游发展方式转型和产品升级。
首先,改变“景点旅游”的单一发展模式,克服景区依赖型旅游经济的“孤岛效应”,促进旅游产业从景区向广大的旅游地社区延伸,实现“景”“社”一体、社区宜居宜游,跳出小旅游谋划大旅游,加速旅游发展方式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的转变、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管理到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其次,实现旅游市场主体的多元化,旅游服务供给从单一的“注重业内增量”向“注重业内增量”和“盘活业外存量”两条腿走路转变,提高了社会资源的利用率,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旅游地还可以起到降低大规模接待设施建设带来的市场风险、旅游季节性波动造成接待设施闲置问题的作用。再次,调动了旅游地居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增加收入、增加知识、丰富阅历、开阔视野,有利于建立旅游发展共建共享机制,实现从旅游企业单打独享到社会共建共享转变。
此外,共享经济将旅游地社区纳入旅游业经营资源的范畴,将拥有闲置资源的居民转变成为旅游服务的“生产者”,有利于社区文化体验、乡村度假、城市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实现旅游产品从观光主导向观光与休闲度假并重转变。值得指出的是,共享平台将成为具有兴趣爱好相同的游客的交流纽带,不少平台还设立了线上社区供用户进行交流互动。这些由兴趣产生的人群聚焦会形成去中心化的社群组织,并因为共同喜好的内容而进行互动,甚至从线上发展到线下。这不仅有利于促进长尾市场需求的显性化,也有利于面向小众市场的特种专项旅游产品的开发。(来源:李庆雷,杨亚南.共享经济理念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N].中国旅游报,2016-3-21(B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