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名和更名是一件郑重的事情,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相当重视家族和名称的国家里,因此,在一个时期里,人们较多地用什么样的名字,往往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时期人们的价值取向。例如,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尤其初期,许多人将自己孩子的名字取之为(或将自己的姓名更改为)“卫东”、“红卫”、“永革”、“向东”乃至于“卫彪”、“卫青”,到八十年代,又有一些沿海口岸的城市的人们喜欢给自己的孩子取带点洋气的名字,如“约翰”、“玛丽”一类。
饶有趣味的是,20世纪末最重要一次转折的关键人物邓小平的身世与两次更名也可以形象地说明这一世纪的主要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