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薛克俭

薛克俭,沈阳大学经济学院客座教授,辽宁省委政策研究室调研员,具有高级经济师,物流系统工程师等职称。
1977届东北大学有色金属系半导体专业学士。

曾任沈阳市计委经济所、政府研究室任副处长、处长。
辽宁省计委经济所、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室主任、处长。
辽宁省委政策研究室处长,东方大学经管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管科院现代所副所长。
沈阳市经委副主任、沈阳信用中心主任。
全国库存商品交易中心及华夏物行副总裁。
中国商品交易中心副总裁,万策资本市场研究所副所长。海口经济学院教授。
辽宁装备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沈阳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基地副主任,中国沈阳中小企业国际金融园区副主任,辽宁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中心总经理,创立辽宁装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北方房屋置换交易中心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
2012年,创立东方金融工作室,笔名东方金融。
2022年,创立东方治水工作室,笔名东方治水。

中国住房需求:城里人想换房,农民工需租房


 中国住房需求:城里人换房,农民工租房

中国房地产观察(三)

方一丁  薛克俭

 

从对“中国房地产观察(一)和(二)”数据的进一步分析中,不难发现,前一阶段,城市居民是通过房改、动迁和按揭三大渠道获得住房,农村居民是自建住房,以2011年为界,下一步国人的住房需求将发生重大改变:

城市居民中85.4%的有房户,有5.9亿人口,需要的是调整和改善住房,需要盘活现有的住房,以房换房,卖旧买新。农村居民中55.7%的农民工家庭的2.6亿象候鸟一样迁徙的农民工,一段时间内,特别需要在城市里租房,而不是马上买方。城里人换房,农民工租...

Read more

中国住房自有率远超发达国家


 中国住房自有率远超发达国家

中国房地产观察(二)

方一丁   薛克俭


    20120514北京晨报报道,前一日,西南财经大学和人民银行共同发布《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2011年,中国89.7%的家庭拥有自己的住房,其中,85.4%城市居民和94.6%的农村家庭自己有房。这个指标在世界经济大国中,遥居第一。据住建部的相关资料,住房自有率指标,美国68%,英国70%,意大利68%,加拿大64%,法国60%,俄罗斯41%,德国39%

从总体上说,中国已经实现居者有其屋。从1998年开始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中国仅仅用了不到15年...

Read more

中国人均住房面积赶上发达国家


 中国人均住房面积赶上发达国家

中国房地产市场观察(一)

方一丁   薛克俭

 

从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上,我们查到2011年中国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是34.4平方米,其中,城市居民是32.7平方米,农村居民是36.2平方米,按城市每户2.87人,农村每户3.89人计算,户均住房建筑面积,城市是94.5平方米,农村是140.9平方米。同时,即使剔除不可比因素,这些数据也与发达国家大体相当。 

1  2011年中国居民的住房指标 

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户均人口&nb...

Read more

让政府不再卖地,让老百姓住得起房


  

让政府不再卖地,让老百姓住得起房

——对房地产市场改革的初步思考

——对中国后市场化改革的部分思考(3)

东方金融  薛克俭

存量改革——建立房地产票据交易所

增量改革——实行房地产市场双轨制 

 

改革目标

 

1、改革高房价

老百姓住得起房,或者租,或者买,其住的支出与收入互相匹配

保障农民工进城居住

2、改革居民基本住房权制度

    统一城市居民住房权属标准

&...

Read more

对中国后市场化改革的部分思考(2)


 对中国后市场化改革的部分思考(概要)(2)

东方金融

 

 

本报告研究如何利用过剩资源进行改革的思考,是对货币、财政、社会保障、基本住房、就业、社区发展等部分体制的补充性探索。

 

二、后市场化改革与市场化改革有什么特点?

后市场化改革与市场化改革最大的区别是多方面的:

一是初始条件存在巨大差异。市场化改革初始条件是由计划经济形成的物质匮乏,资金匮乏,私人产品供给和公共产品分配均衡,物价由于管制而稳定;后市场化改革的初始条件则是经过34年市场经济建设,我国已经形成举世公认的强大国力,社会产品丰富,生产能力过剩,各种资金过剩,同时...

Read more

对中国后市场化改革的部分思考(1)


 对中国后市场化改革的部分思考(概要)(1)

东方金融

 

 

内容提要:

按照十八大和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全面深化体制改革要求,本报告以社会过剩资金和过剩生产能力为资源,在凯恩斯理论的基础上,引进和形成过剩经济学、后市场经济学等理论和方法,提出在逐步解决金融危机的同时,弥补两极分化、刚性失业、结构失衡、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道德缺失等市场经济缺陷的具体方法,确保实现党中央提出的“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的近期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2020年在中国建成小康社会的长远目标。

由于本...

Read more

初论政府票据 ——利用过剩资源的一种新的货币和财政工具


  

初论政府票据

——利用过剩资源的一种新的货币和财政工具

薛克俭  苑长江

20121113

 

 

内容提要:中国有丰富的过剩资源,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在目前货币财政体制下,过剩资源无法导入急需资金才能解决的领域。本文探讨了在现行体制内,利用过剩资源,发行政府基金和政府票据,发展公共产品的可行性。

 

 

一、中国有丰富的过剩资源,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中国丰富的过剩资源。一是资金过剩。2011年中国广义货币M2超过GDP,达38.0万亿元,超...

Read more

非金融票据:利用滞涨的一组货币财政工具


  非金融票据:利用滞涨的一组新的货币和财政工具

  ——建立国家票据交易所,发行政府、城乡、商业、社区等四种票据的设想

  ——市场经济的七大副产物

  目前,发达国家实体经济以至虚拟经济的通货紧缩,是市场流动性不足的反应,而不是资金紧缺的反应。实行零利率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积极的财政政策,只能和正在积蓄下一个更大规模的经济泡沫。美国和欧洲经济仍在低谷徘徊,失业率仍处在较高水平。

  中国在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

Read more

滞涨危机将开启后市场经济的大门


滞涨危机将开启后市场经济的大门
——政府票据将是政府实施凯恩斯主义救市的钥匙
东方金融 薛克俭
 
 
1992年以来,我们一直在研究世界金融危机的解读解决方法。1997年,我们已经完成逻辑设计,证明人类可以摆脱金钱的束缚。
2012年春节期间,在美国列特尔和格列柯的货币金融经济思想的帮助下,我们完成了两位美国学者未来货币思想与当今金融财政制度的衔接工作。最近,在中文核心期刊《地方财政研究》2012年第8期上,我们公开发表了“论欧盟发行政府票据消解滞涨的可行性”一文,由此证明前述我们的研究工作在逻辑...

Read more

创建国际直接结算组织的公开建议


 
 
创建国际直接结算组织的公开建议
薛克俭 20050109日于海口
 
 
东方金融按语:这是作者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工作时,用电子邮件给某记者发出的稿件原文。此文实际上是对周小川关于国际货币设想的回应。
此文的特点是设计了仅在贸易领域使用的结算货币——与商品挂钩的国际元,投资领域继续使用目前的硬通货结算体系。
 
 
世界贸易组织,各国领导人、各跨国公司领导人:
为解决世界范围内实体经济领域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和金融风险,同时也为部分企业、地区和国家解决...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