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朱克力

朱克力博士是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新经济智库(CiNE)首席研究员、湾区新经济研究院院长,长期在国务院系统参与智库建设,持续从事新经济研究与管理实践。
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博士,师从著名经济学家蔡昉研究员。中央国家机关青年智库成员,工信部智库专家,商务部中商智库中国消费大数据研究中心秘书长,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数字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发展研究奖获得者(提出并推动数据成为生产要素),入选国家级骨干人才计划,国务院研究室中国政策专家库收录,多所高校兼职教授、硕导。
亚太人工智能学会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矿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兼职教授,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高级研究员,当代经济学基金会学术秘书长,哥伦比亚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员,世界银行项目课题负责人,汉唐公益发展中心副理事长,成都新经济战略顾问,多个城市及人民网“十四五”规划专家,联通、阿里、腾讯等企业智库专家,CCTV、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China Daily等中央媒体访谈嘉宾或特约撰稿。

“十二五”中国经济转型正道


 

人民币汇率:被人为低估

用足人民币汇率千分之五的浮动幅度,在这一范围内让市场去调节汇率,同时在资本项目的管制上进一步放开,支持民众和企业到国外自由投资

 

朱敏(哥伦比亚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导刊执行总编辑):中国统计局2010 年上半年经济数据甫出,就遭到了诸多质疑之声。尤其是通货膨胀率,统计数据表现出一切运行尚属平稳的景象,而人们感受到的却是愈演愈的物价飞涨。您怎么看待时下中国经济局势?

张曙光(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天则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现在看来,依照投资、消费、物价的状况分析,20107月份...

Read more

绿色转型有赖于激发“企业家精神”


  什么才算“绿色转型”?从专业的角度来讲有很多经济学的认识。但我还是愿意以貌似比较粗浅的方式,好让大家理解,比如说,“转型”应该转到哪里去?那么我的理解是,转到让人们不光是“吃得饱”、还要“睡得香”,因为我们搞的主题是财富论坛,就是作为这企业家朋友们,应该说是在财富上,都是不存在任何的问题的,都是“吃得饱”的问题已经解决了的;不光自己吃饱不是问题了,像我们“好想你”董事长石总,他中午的时候还请我们这些朋友吃饭,就是说朋友也可以吃饱,也就是他创造...

Read more

警惕权贵与民粹的“朝野互动”


凌晨收到一封来信(化名为“JY”),谈及阅读拙著《吴敬琏风雨八十年》(原名《通向彼岸之路》)之后,对郎咸平现象以及一些极左言论的困惑。对郎咸平我不想针对性地说太多,但对后者,我还是有三言两语,一吐为快:

 

JY来信】

尊敬的朱老师:

您好!

非常懊悔自己这么晚才拜读到大作《吴敬琏—风雨八十年》,写这封信时已经阅读了第一遍。吴老先生的高尚品格与铮骨气节堪比历代贤臣,令人敬佩不已。他是当之无愧的民族的脊梁,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领袖。现在的心情只能用您所说的“虽不能至...

Read more

深圳“腾笼换鸟”,何以“一箭多雕”?


“腾笼换鸟”的提法曾引起观点各异的争论,对于这场至今未有定论的纷争,主流呼声却以否定居多。在学术界,持类似意见的重量级人物,当属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教授,他曾表示:“我并不认为腾笼换鸟是好的做法,但延伸是必须要延伸的。”(《南方周末》,201068日)

而在政界,位于珠三角地区的广东省高层主要分为“两大阵营”,即代表省委所倾向的“主张派阵营”和代表省政府所倾向的“审慎派阵营”。争议之声频频见诸报刊头条或网络首页,参与讨论者各执其词,不亦乐...

Read more

最重要的是怎样创造最大价值


 

对话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陈方若教授:

最重要的是怎样创造最大价值

 

朱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导刊》执行总编

陈方若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

 

 转型不必一刀切

不是为了转型而转型,而是要看你的企业能在哪里创造价值?你在这里能创造最大的价值,就把关注点放在这里;并不是听到某个口号,就一定要制造新的东西

朱敏:教授您好!作为经济管理研究方面的国际知名学者,从您的视角来看国际管理理论如何与中国本土实践结合、中国企业怎样分享全球化的成果等问题,我想...

Read more

应立足于引领新经济潮流


 

主流财经媒体应立足于引领新经济潮流

——以《新经济导刊》杂志2009年报道金融危机的特点为例

 

2008年下半年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不仅考验了中国经济,也同样考验着中国主流财经媒体。这是中国媒体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直面全球金融危机,第一次站在世界经济报道舞台的中心,向全球发出中国的声音。因此,分析金融危机时期的中国颇具影响力的经济新闻媒介的经济报道,其意义不仅在于可以总结出在全球金融危机这种非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报道的特点,更在于可以指导我们今后的经济报道更好地为中国经济发展做贡献。

在这里,笔者谨以经济类月刊杂志《新经济导刊》作...

Read more

“信”——对话赵晓札记


 

 

 

用经济手段来解决经济生活中人们种种行为失范问题,看来是无法奏效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知道了市场,知道了制度与“看不见的手”对市场经济产生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是我们把制度当成制胜法宝,悬挂于市场经济厅堂的最高处,可接踵而来的问题却令人始料不及。

 

走到今天,改革已显示出某种尴尬。尽管我们引入了市场经济,并承认人的自利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如今却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诚信危机:在市场上,各种各样的坑蒙拐骗无所不在,从毒大米、毒酒、毒辣椒到毒奶粉,从股份公司的做假账到基金黑幕,从官商勾结到黑社会杀人越货,为追逐...

Read more

对话赵晓:信仰是慈善之源


 

【对话嘉宾】

 

朱敏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导刊执行总编辑

 

赵晓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研究部原部长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裸捐实质上不是慈善

朱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发布的“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rdq...

Read more

团经济:引爆互联网团购2.0


尽管团购并非什么新鲜词汇,不过,从“团购1.0”升级到“团购2.0”,在国内,只是半年前才正式发生的事情。201038日,以国内第一家专门的团购网站美团网上线为标志,美国GroupOn团购模式西风东渐,一发不可收拾。

如果不是金融海啸,或许,互联网团购,还很难真正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时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风靡四海。这场经济危机在使人们的钱包大大缩水的同时,无疑也大大激起了消费者精打细算的诉求。

而作为这一风尚制造者的媒体平台,团购网站虽没多少技术含量和突破电子商务的地方,但对商户营销需求的把握之狠、对用户消费心理的切脉之准、对商业模式复...

Read more

寻找防止经济“硬着陆”的持续动力


 
后危机时期的二次探底担忧
全球宏观走向将由危机应对时期一致的行动、单向的大规模刺激不断转向后危机时期的退出政策分化
 
朱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导刊》执行总编):不久前的G20多伦多峰会取得了一定成果,会上很多人认为,本轮经济危机是宏观政策失误所致,并担心会影响到下一步探底。2010G20轮值主席国是韩国,11月份的首尔峰会更将牵动人心,或会带来全球新的变数也未可知。在此背景之下,您怎样看未来半年的世界经济态势?
 
巴曙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就目前的情况看,虽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复苏道路并不平坦、复苏格局也存...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