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立华

经历的行业:

IT,consulting,auto

喜欢的城市:

北京,南京

喜欢的东西:

家人,朋友,自由

发嗲救不了MG6


MG6是我最近比较喜欢的一个电视广告,虽然看了好几遍才看懂。

大概情节,就是一个男的,登雪山遇险。一个穿紧身衣的女的,开着黄色的MG6,在冰面上拉风的滑行。从后备箱里射出一个爪子,钉在冰壁上。男的顺着绳麻溜的滑下来。两个人做旖旎动作。广告词,MG6,开创中级轿车新基准。结束。


这个广告让我眼睛一亮。因为在功利和保守的广告公司策划下,现在的汽车广告都可以用傻、大、粗来形容。无非是型男靓女,开着车,在海边,山路,隧道,河滩,街道莫名其妙的疾速奔驰(基本不用考虑摄像头和中国威武的交警),然后特写一下仪表盘,炫耀一下腰线,最后把车屁股亮给你,远去。这是汽车广告的基本创意。丰田曾经有过旷野...

Read more

人民币汇率砍向自主品牌的三刀


中国轿车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概念,从上世纪80年代北京吉普、上海大众、广州标致成立才算真正起步。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竞争性“市场”,则要从上世纪90中后期上海通用、广州本田等在中国陆续建厂、家庭轿车消费热启动开始。

如此算来,中国轿车产业不过是个年方弱冠的青春期小伙,对于宏观经济的波动,还没有充分的人生阅历和应对经验。

 

如今,对未来中国宏观经济影响最大的不安定因素是什么?是人民币汇率问题。尽管美国暂缓将中国列为人民币汇率操纵国,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家也拼命发表兑水理论,声称中美贸易逆差的主因不在于汇率。但从近期学界口风来看,承认人民币币值需要缓慢的上升,是一种共识。

&n...

Read more

大中的今天,或是沃尔沃的明天


大中电器和沃尔沃汽车,一个家电连锁销售,一个是汽车制造,一个是北京胡同里捣鼓出来的企业,另一个是享誉全球、代表汽车工业符号的跨国企业,八竿子打不着的两家,能有什么关联?

 

有的。至少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其一:从市场定位上来说,都是细分市场上的非主流品牌。大中电器的主要集中在北京地区,沃尔沃也不过是全球汽车工业的一朵“另类之花”。前者扛不住家用电器连锁销售的全国化垄断趋势,而后者扛不住汽车制造的全球化垄断趋势。打个比方,沃尔沃是瑞典的国宝“京剧”,所谓高雅,所谓有技术含量,但要拿到市场上,迟早都是要死的,除非吉利把它变成lady gaga的流行唱法。

&nbs...

Read more

北京车展,创造重新解构品牌的机会


熙熙攘攘,来车展的散客,各怀不同的目的。有的人为了看汽车,有的人为了看热闹,还有的人只为了看胸和屁股。

对于汽车厂家来说,花几千万的投入,当然不仅仅是为了给北京GDP作贡献。往届的车展,除了例行展示,新车投放总能成为绝对的主角。除了所谓“全球首发”的新车,每次还总有一些用价格击溃中国老百姓心理防线的豪华车,就像2002年的宾利,2004年的迈巴赫,2008年的布加迪威龙。

 

借助北京车展平台让某款车一炮而红的奇迹,今年不会再发生了。一个是因为两年来中国飙升的房价,已经让老百姓对价格的痛点提高了好几倍;另外,市场,消费者,厂家,媒体,比起两年前,都成熟了一个档次。如果再有...

Read more

建立“车企社会责任基金”更有意义


先向玉树的逝者致哀。

 

也谢谢本次向灾区捐款的汽车制造企业:

吉利 2200万 比亚迪 2000万 丰田 1000万 一汽大众 650万 奇瑞 600万北汽 300万 东风本田 300万 神龙 200万 海马 200万  长安福特马自达 150万北京现代 100万 通用 100万...

 

无须考量额度的多少,重在伸出援助之手。我相信,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讲,这笔捐款,会比用在2010年车展的几个亿、几十个亿,更有意义。

 

汽车的发明是为了使得人类的社会更美好,汽车制造企业的存在,其终极目的,还是要回归到对人类的历史责任中去。从这个...

Read more

关于北京车展的十个问题


初步定了25号去北京车展。今天一早没开车,准备低碳一回,等公交车花了40分钟。问售票员,说这条线从天通苑那里开过来,堵得瓷实。看来车展的蝴蝶翅膀一扇乎,我们家的公交车都不好坐了。

关于车展,汽车业内差不多人人春心荡漾,觉得全世界的中心都在天竺的国展新馆。这是一种行业集体的自豪感,可以理解。

信手写了10个关于车展的问题,自问自答。

 

1)你去这届车展,除了职业的缘故,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这个世界能激发男人梦想的机会太少了。不是每个男人都能开飞机,坐神七,那么,看看车展也不赖。

 

2)2010年北京车展是不是标志着,中国汽车行业已经走向强国之路?

中国是不是经济...

Read more

比亚迪的一条编织袋胜过十个美女


今年的车展对人员集散管理更为规范,对比2008年,秩序进步不小,但热闹感觉也少了许多。

说到现场,当然是电光声色,乱花迷眼。各个厂家为了争夺展台前的人气,基本上,声、音、形、色、肉,全部用上了。

若问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不是汽车,不是车模,而是比亚迪的资料袋。

 

在比亚迪展台前,听到一段中年夫妇对话:

女:我要去排队!

男:排什么呀,发个袋子。

女:多好的袋子呀,可以买菜!

 

忍不住也领了一只。与其他车企发的纸质资料袋不同,这个袋子塑料编织质地,造型比较宽大。白底红字,在熙熙攘攘的车展人流中非常醒目。

当天下午二三点,是人流退场的高峰期,许多人手里都拿着比亚迪...

Read more

途观别掉进迈腾的坑里


单从架势来说,途观的上市,和迈腾有诸多相似之处。

其一,都是大众压箱底的车。两个产品的原型车,帕萨特B6是大众B级车的扛鼎之作,Tiguan也是大众平民级SUV的中流砥柱。虽然到了中国,入乡随俗改了不少,但基本的底子还在,还都算原汁原味的德系。

其二,在中国都要来分日系的市场。迈腾上市,躲不开雅阁、凯美瑞、天籁的三强合围;途观上市,也瞄准了CR-V、RAV4、逍客主导的SUV市场。

其三,定价策略上都有那么一点点的自信。迈腾上市之初顶配到了28万,途观的价格更是从19.98万跳出了30万的区间。两者对于自己的品牌溢价能力,都是充分的自信。

 

遥想迈腾上市之初,风光更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