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钟炬

钟炬,字道薪,福建泉州华侨大学毕业,香港理工大学硕士。现任中华易学研究院副院长,『人居合一』设计策划工作室总监,威亭家装及家具公司设计总监。创立【人居合一设计法】。

“两会”之后担忧什么?


近日,参加一个地产人士的私人聚会,主人请我从政策层面谈谈对“两会”后房地产业的看法,我说,中央政府的房地产政策有“大跃进”的味道,令人担心的是,地方政府管不好房价,保障房也没建好。

 

商品房的房价是地方政府不想管、即使想管也管不好的事。决定房价涨跌的是供求关系,供求关系却与中国的某些特定国情关系密切,而这些国情几乎都是地方政府无法控制的。

 

政府管不了中国人购房的热情。中国人对拥有住房的观念比较强烈,尽管中国的城市化推进如火如荼,但毕竟脱胎与几千年历史的农业大国,农本思想根深蒂固。反映到老百姓的意识形态,老一辈讲“家馨世泽”,知识分子强调“安身立命”,实在的...

Read more

善待流言,流言自破


所谓“流言”,《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给出的解释是“没有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污蔑或挑拨的话):流言飞语,散布流言。”(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下同)与“谣言”(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相仿,而与正规渠道的新闻和消息相对。本来“流言”很容易分辨,也不易流传,《荀子·大略》说:“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问题在于,有时候,正规渠道的新闻和消息也会传播一下没有根据的言论,比如文革的十年常常如此,而个别“国家免检产品”,或者“中国驰名商标”,也会出现“三聚氰胺奶粉”和“瘦肉精猪肉”,个别非主流的媒体,例如微博,传递出被强拆的宜黄钟如翠、钟如九姐妹的真实消息。如此一来...

Read more

人类应重新思考其生存和发展的方式


昨天,法国核安全局将日本福岛核泄漏列为六级事故,仅次于辐射500万人、消除污染需800年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的七级事故,而高于美国三里岛的五级核泄漏事故,七级是核事故的最高级别。已录得日本东京地区的放射线量超过了往常的20倍,中国鉴于福岛核电站事故的严重性和不确定性,开始撤离在福岛、宫城、茨城等重灾区的中国公民。

 

受此影响,日经股指大跌10.5%,超过2008年金融海啸时的最大跌幅,世界各国的股市均无幸免,各有大小不等的跌幅。有机构指出,日本此次地震和海啸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将超过6000亿美元,当中没有包括核泄漏可能带来的损失,有可能延缓正在从2008年美国金融危...

Read more

日本核危机或令国人的房产狂热降温


人算不如天算。

 

如果这句放在日本遭遇里氏9级大地震同时遭到海啸袭击的3·11说,几乎会被一致认定为“迷信”,如果此言在3·12福岛第一核电站一号机组爆炸之日说,人们会将信将疑,如果在3·14三号机组因爆炸而导致核燃料棒全部暴露之日说,恐怕继续坚持“迷信”之说的人就不多了。

 

中国人热衷购买房产的心理多少与儒家的思想文化的影响有关系,自古以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士大夫个人奋斗的目标,尽管《大学》所讲的“齐家”的“家”指的是“家族”,但后世之人不约而同地解读为“家庭”,孔子说的“三十而立”,也理解为“建立家庭,创立事业”而不是“立于礼”,更有甚者,...

Read more

“两限令”使房价两极分化


所谓“两限令”,即针对本地户籍的“限购令”和针对外地户籍的“限购令”。在“两限令”的作用之下,房价将出现两极的趋势:一般来说,中心城区的高档楼盘价格将继续上涨,而交通欠便利、配套不完善的偏远郊区房价将下跌,房价的走势有别于以往同跌同涨的情形。

 

这是一个有趣的经济现象,过此以往亦鲜有出现,用机会成本理论或许可以解释这种经济现象。没有限购之时,人们可以自由、反复、多次地买卖他们的商品住房。“限购令”之后,有的已经失去了继续购房的机会,剩下的如果还有购房机会的话,在同一时段内,这种机会只有一次。在这里排除了同时购买两套住房的情况,因为如果目前手头没用住房者,除非他中了彩票,或...

Read more

保障房资金不足,谨防天灾变人祸


3月11日,也就在中国的“两会”期间,日本近海遭遇九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情状惨不忍睹,举世震惊。然而,比举世震惊还要震惊的是,日本有四处核电站竟然发生爆炸和泄露。

 

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岛国,其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堪称世界第一。日本民族也是一个精益求精的民族,著名的“持续改进”的管理理念就出自日本企业。然而,这个拥有世界十分之一核发电设施的精工国度,其核设施却未能经受这次天灾的洗礼,据报道有4座核反应堆发生泄漏,形成“人祸”,确实令人“不可思议”。日本的抗震技术真的没有达到这种高度吗?非也。日本人当然不会铤而走险,然过分追求发展的速度和心存侥幸的心理,使其忽略万全之策。孔子说...

Read more

广州房价调控目标宜定在涨幅5%以内


 

据媒体报道,有专家建议广州房价调控目标设定在上涨5%~10%之间。笔者以为此建议值得商榷,广州房价调控目标宜定在涨幅5%以内,主要有以下5个理由。

 

1、此次中央政府出台以限购为核心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并逼迫各地出台调控目标,经济增长不是其考量的主要目的,两会期间不动乱,两会之后保稳定,政治稳定才是中央的中心目标。因此,地方所出台的房价调控目标,宜紧不宜松。

 

2、此轮房地产调控已经不是一种纯粹的经济活动,而演变成一种政治运动,只要是运动,“枪打出头鸟”就是运动的倾向,只要谁“中弹倒地”,“痛打落水狗”又是运动的结果,理性的分析往往让位于感性的冲...

Read more

房地产的“狼来了”


自从上世纪末进行“房改”之后,中国的住房供给绝大部分由市场解决,而充分的市场化让各种经济成分的房地产企业自由地竞争,除土地外,房地产所需要的一切资源都由市场来配置,城市化进程加快,在政府几乎退出房地产领域经营的同时,又极其需要房地产业来拉动GDP的增长,,以至于房地产业成为经营日趋困难的传统企业不约而同地“眼红”的行业,并纷纷趋之若鹜,而个人的财富积累和存储,也放弃股市而青睐楼市,在这种天时地利人和均占尽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的规模、硬实力和软实力在短短的十多年里得到充分发展。谁开发,谁赚钱,谁炒楼,谁赚钱,在近八年来几乎成为定律。

 

“风水轮流转”,看似一句俏皮话,其实是...

Read more

两会后限购令唱主旋律,保障房吹结集号


民生或许真的从宣传热点变成行政重点,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坦言今年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二将用作改善民生,诚如是言,那么政府所谓的功能转变,有望自此开始。

 

中国国内的社会矛盾,已相当尖锐,而近期中非政局的动荡,给执政党提了一个活生生的忠告。尽管限购令不是解决国内住房问题的最好的经济政策,甚至称不上“好”的经济政策,也不能打压房价,然而却能在短期内安抚百姓,暂时缓解矛盾,起码可以理解为“不坏”的政治政策。中央政府在各地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财力积累的情况下,突然史无前例地大推保障房,提出的目标着实让各地政府的财政能力捉襟见肘。开弓没有回头箭,经过两会的放大,两会后的房地产趋势,必然是限...

Read more

保障房条例应避免政府依法不保障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近日公布了《广东省住房保障条例(征求意见稿)》,体现广东省政府在民主方面的进步,值得赞扬。

 

我对《广东省住房保障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的第一点意见是,《条例》应明确提出住房保障的目标,这个目标是可以量化和衡量的,并有时间限制,最好不要遗漏夹心阶层。比如与总量挂钩,明确保障房应占社会商品房总量的百分之几。或者与收入挂钩,把收入水平达不到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的多少,列为保障对象。或者以房价收入比作为参考的对象。并且应明确什么样的条件,其轮候时间不超过多少年。

 

政府事先并不可能知道,按照这种事先设计好的条例,到底能解决多少需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