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张元端
我国住宅小区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己经历了二十四个春秋。无论从数量和水平上,都可用“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八个字来形容。其中,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以先进的住宅建设理念为引导,并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考察一些好的住宅小区,大都坚持了三个观点,即生态观点、经济观点、文化艺术观点。兹...
作者文章归档:张元端
国外住房保障经验
经验之一:大力发展公共住房
国外住房供应体系分为两个部分:
——市场商品化交易部分;
——政府保障部分。
发展公共住房是国外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基本措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发展过公共住房。
公共住房是为解决中低收入阶层居民的居住问题,由政府直接投资建造或以一定方式对建房机构提供补助、由建房机构建设,并以较低价格、租金向中低收入家庭进行出售、出租的住房。
美国:公共住房,联邦政府建设,租给占总人口15% 以下的低收入家庭;
英国:市议会住房,地方政府投资;合作住房,住房协会投资建造,并接受政府补贴;
德 国:福利住房,...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 张元端
写于2006年7月3日
这个题目似乎是老生常谈。但是,目前对于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在解决住房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已经认识得那么清楚,或者虽有认识却因种种功利考虑而不去认真执行。
截至2005年,全国291个地级以上城市中,仍有70个城市尚未实施亷租住房制度,目...
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是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的必由之路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 张元端
(一)
《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把“保障性住房”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重市场、轻保障”向1998年房改政策“市场、保障并重”的正确方向回归,从“重买房、轻租赁”向“租、售并举”的合理模式回归,是中国房改历程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对不同收入的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给不同收入的家庭提供不同的解决住房问题的途径。
住宅商品化以后,建立包括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住房公积金等内容的住房保障制度,是必需的改革配套措施...
----2007中欧楼宇节能高峰论坛暨中欧节能建筑项目对接会致词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兼人居环境委员会主任委员
张元端
尊敬的各位欧盟的朋友,尊敬的各位中国的同行和媒体界朋友:
在这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宜人季节里,与中、欧朋友们相聚在美丽的东方大都会上海,感到非常的高兴。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与DIGIMEF中国商务发展公司(瑞士)联合举办的这次“2007中欧楼宇节能高峰论坛暨中欧节能建筑项目对接会”会议,讨论的议题是当前全人类最关注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之—。
论坛的主要内容包括:中欧节能建筑主题论坛、中欧节...
中国住房制度改革路线图(初稿)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 张元端
2007年9月17日
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以及同时齐头并进的房地产业发展,已经历时二十八个年头。
我国房改的时代背景是:计划经济下长期实行住房实物分配,公房租金低,租不养房,加以政府和企业财力不足,无法大量建房,造成恶性循环,居住条件难以改善。
加快住宅建设成为一时之焦点。1980年1月,《红旗》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怎样使住宅问题解决得快些?》指出住宅是个人消费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走商品化道路。3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加快城市住宅建设》。6月2...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 张元端
...
2008年1—2月房地产与住宅市场走势浅析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 张元端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