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迪

日本杏林大学综合政策学部副教授

“卖衣服”成就日本首富


   

    2010年12月15日,日本能率大学评选2010年全日本优秀经营者,今年63岁的柳井正以第二名入选,第一名是孙正义。今天,柳井正领导的迅销集团(Fast Retailing Co., Ltd.)年销售额已近1万亿日元,最近他更提出要在2020年把该集团每年销售额提高到5万亿日元,经常利润提高到1万亿日元。这个数字对休闲服产销企业来说,将是空前规模。

    今天,柳井正的日本首富地位不可动摇。2009年个人资产约92亿美元,2010年日元大幅度升值,他个人资产可能超过100亿美元...

Read more

日本是如何造就中产阶级的


     中国改革前,日本经济战后的增长率曾让世界震惊。从1950年至1973年,日本GNP年均增长率超过10%,创造了当时世界经济史奇迹。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日本的轨迹相似,如两国都充分利用和平的外部环境,吸收技术、专利,并依靠出口加工业赚取外汇,带动经济增长。再如,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两国均遭遇来自美国的货币升值压力乃至“异质社会论”批判。但另一方面,中日两国却又有不同,这就是中日两国“中流社会意识”发育速度显著不同。

    据日本战后调查,从1955年至1...

Read more

为何日本非要“英语公用语化”


    不久前,有家在“东证一部”上市的日本汽车零件公司登出广告,以年薪6000万日元招聘社长,其首要条件是“擅长英文”。据这家公司负责人透露,该公司决意“国际化”,但他们的CEO却不懂英文,无法与外国人沟通。

    聘懂英文的社长,这其实象征性地表现了日本企业界的忧虑。这20年间,多数中小日企并未投身全球化浪潮,很多日本人认为,日本无法发挥更大的国际作用,其原因之一是日本人不擅长英文,表达能力低下。对此,最近有些日本企业开始试行“...

Read more

日本“庶民美食”为何大行其道


     

    很多人以为,日本人一定天天吃“生鱼片”“寿司”“天麸罗”这些“日本料理”,但其实,日本人并非天天鱼虾螃蟹,他们饭桌上菜肴的种类,更多是那些小菜。尽管如此,日本人对美食,永远有超越其他民族的热情。

    假如你拥有美食知识,那么你在日本可能成为一个很受欢迎的谈话者。刘迪有一朋友原籍广东,小时跑到香港,后转道来日本。刘迪认识他的时候,他在横滨一家很大的饭店做&ldq...

Read more

别拿语言当衣服


刘迪按,这是写于十年间前的短文,偶在网上找回。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就存在“国际共同语”的议论。那时,为了“文明开化”,日本国中要求改英语为国语的人有之,要求废除汉字的人有之。他们的理由很简单:人家西洋人船坚炮利,国家强大,是因为音符文字具有合理性。
  究其心理,可用两个概念概括,即语言信仰与语言虚无主义。语言信仰认为,语言中具有某种魔力,使用某种“先进”的语言,本民族就会“文明开化”,经济繁荣。一旦被语言信仰洗脑后,就会患语言虚无主义的毛病。...

Read more

全球财富的平均化不可避免


 

      最近柳井正提出,要在2020年把迅销公司每年销售额提高的5万亿日元,经常利润1万亿日元。这个数字对休闲服产销企业来说,是空前规模。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中央公论》2010年12月号刊登一篇关于柳井正的专访,其中他指出,“无法实现在全球盈利,就是经营者的失职”。他提出,全球财富正在向亚洲转移,日本企业也必须认真对待全球尤其是亚洲的业务。

    目前,发达国家严重衰退仍然看不到尽头。这是因为跨国公司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基地、研究基地并试图建立新的...

Read more

中国政治应该放弃精英主义


     

     旅居日本近20年,笔者很少发现这个国家精英层移民海外,另外,尽管日本人很少有人宣称自己是“爱国者”,但实际上日本人比我们想象的要“爱国”。这是因为,这个国家很“爱”他们。任何无助的日本人,都把国家当依靠,这种现象背后,是因为国民国家的存在,任何国民,都是这个国家的主权者,享受主权者权利。反观中国,长期以来,精英主义造成国民国家建设滞后,国民与国家彼此错位。今天中国“主流社会”缺失,...

Read more

兴盛中的危机--日本中文教育问题所在


刘迪按:日本中文教育兴盛中,却存在中文研究者后继乏人的危机。

    最近,东京四谷有所“中华学校”人气飙升。小一入学考试,37个名额,竟有63个孩子来争。据悉,人气最大原因之一,就是该校使用中日双语教育。日前,笔者访问了这所学校。据该校刘校长介绍,这所学校规定,校内孩子之间讲话,一定要用中文。

    不要以为这些孩子父母都是中国人,刘校长说,“其实,不少双亲都是土生土长的日本人,至于父母一方为日本人的,就更多了”。这种使用外语教学的学校,不被日本政府承认,也无法获得政府补贴。尽...

Read more

封杀一种自由


    


刘迪按:这么多年,自己写的东西,不善保存,丢失了很多。日前偶尔在网上找到10多年前写一篇东西,供存档。


  

    在日本,有个叫逖娜的29岁芬兰人举办个人艺展,她称自己是交流艺术家(communicationartist)。她把自己的新作命名为“寻找工作和爱”,具体说,就是要找出一个方法,合法地在日本居留下去,但既非受雇于某家公司,也非嫁给某个日本合法居民。她异想天开,设想和某个日本人相互交换她在芬兰的居住权。围绕这个主题,她不断与人交流,这种行为构成她的艺术。
  假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