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那小放

简单而快乐的人。 恨中国社会缺少常识,自己也在为有常识而努力着。加油,这是给自己说的,也是给大家说的。

央视荣登违法广告榜首,很多人哭了!


    做了婊子,还要立牌坊,恐怕会为人不齿的。不是说婊子不能立牌坊,而是说婊子既然已经不忠不贞了,何必再要立个牌坊向世人表明自己也是很贞烈的呢!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此地无银三百两?并不惟婊子、牌坊,很多人(事)都如此。

 

    比如我们都熟悉的敬仰的伟大的光荣的CCTV,一向都以道德者自居,而且也以实际行动表明其的“道德”,如批评超级女生的低级趣味,不能引导青年的健康向上,甚至为此找些所谓的专家进行座谈,专题批评;如梦想中国在与超级女生大比拼时收视率远在其下时,当事者还是拿道德、趣味之类...

Read more

“毁景生财”仅仅是景区失职吗?


在浙江省文物监察总队对“《大旗英雄传》剧组毁损浙江缙云县仙都景区国宝级摩崖石刻一事”进行现场摸底后,认定景区存在“严重失职”。当地政府已进入立案调查程序,要求按照《文物法》等相关法规做出处理,官方处理结果即将“出炉”。(东方早报815

景区“严重失职”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如果不是景区的失职,国宝级的摩崖石刻一事岂能发生?对大旗剧组进行一定的处罚后,如果“毁宝”事件主要由景区负责(?),对其而言,是“恰到好处”还是“有点儿过&...

Read more

房价调控-现在不是表决心的年代!


权威部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涨幅较高的城市中不难发现几个“老面孔”,如深圳、大连、呼和浩特、北京。而权威人士表示,建设部调控房价措施能否收到成效,还要看地方政府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决心。

“部分城市房价上涨仍然较快”(建设部坦承)的现实,把中央的房价调控推到了尴尬之境,更让人怀疑这种决心是不是在装装样子。要不,为什么如此大张旗鼓的调控收不到成效,甚至直直的给这种调控以“耳光”?要不,为什么一些地方政府没有把中央的政策“当回事儿”,而继续我行我素?要不,为什么一...

Read more

守住道德底线还不如捍卫制度底线!


前不久,中共陕西宜君县委书记熊晖在宿舍大门上张贴了一张“告示”坦言:要官别找我。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我想保护我的道德底线,维护好我的精神家园”。

 

 

很遗憾,他只想守住他的道德底线,虽然目前这种道德资源比较稀缺。作为“学者”(2001年4月前,他是陕西省委党校的一名副教授),首先想要守住的“道德”,而不是捍卫“制度(法律之类)”,使其“要官别找我”的壮举之意弱化了许多。

 

按说,中国最不缺的就是...

Read more

大事件背后的小人物怎么办?


往往,包括“长城伟大,黄河壮丽,国家崇高,民族神圣”(龙应台语)之类在内的“法制、国家、社会、学校、家庭、荣誉、传统”背后,微不足道但是会流血、会哭泣、会跌倒的“人”容易这种“宏大叙述”忽略。实际上,并非“宏大叙述”的大事件背后的“人”,也极容易被狂热的情绪所忽视。

安徽华源两千员工受“欣弗”事件的影响,停工回家。他们何去何从?谁为他们负责?而在公众舆论和相关部门深究本质问题时,“他们”却没有...

Read more

“三光”检验我们民族的历史敏感度


    8月9日,浙江省杭州市一商标事务所经理发现,有日本企业竟然把“三光”一词在“人用药、药物饮料、医用营养品”申请为商标,欲在中国境内推广使用。此时离该商标三个月的公告期仅有19天的时间。(现代金报8月10日)

    如果19天中无人提出异议,“三光”可就重回中国了!幸运的是,此商标事务所已收集材料对该商标提出异议。至于说影响不影响“三光”的重回中国,尚不可知。但透露出的相关细节是让人无法乐观起来的。

  ...

Read more

从“要官别找我”看官场生态


7月下旬,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委书记熊晖,为了刹住跑官要官这股不正之风,挡住说情者的路子,更为了在全县党政领导干部中培养“风清气正”的良好品质,在休息室大门和卧室小门张贴“告示”,坦言“要官别找我”。此种做法得到该省委巡视组的肯定。

 

熊的高调反跑官要官,和每到换届时中组部等部门高调下文反对跑官买官一样,折射出官场用官之道,官是跑出来的,要出来的。如果不是跑官要官成了潜规则,熊的高调“告示”官员“要官别来找我”,还有必要吗?正是这种看似正常的跑官要官之风,...

Read more

"敲诈"农民的局长还能当民众的公仆吗


日前,江西上饶市广丰县洋口镇一村民因货车刮坏广丰县建设局局长余祖华私宅外墙的几块瓷砖,余祖华甚至申请上饶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出具了“货运汽车撞墙体事故安全性意见”。在县交警大队调解时,被刮出一条不到两厘米宽小槽的几块白瓷砖,竟被告知要支付4000元。

小小的碰撞,如此“兴师动众”,这种气量与其局长身份也太不相当了吧?倘若此事发生在普通人之间,顶多也就是双方协调,何必要出办案经费来请他们呢?多大的事儿啊!很遗憾,偏偏被撞的是局长。所以,交警队来了,质量监督站来了。以经验讲,一方是有权有势的局长,一方是无权无势的农民,交警队肯定要想方设法维护...

Read more

由欣弗事件看公众知情权


  安徽省药监局和卫生厅作为药品的监管部门,在欣弗事件中的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既被怀疑欣弗的流通生产过程中可能的失职渎职;又被质疑“卫生部门7月29日就已经到阜阳调查此事,事故可能早就出现,作为药品的监管部门,安徽省药监局和卫生厅等部门肯定早就知道了此事,为什么没有向公众及时通报”,在8月1日媒体曝光后才“被动出面”,根本就没有真正做到政务公开,遇到危机就遮遮掩掩,规避责任。(中国青年报8月7日)

  批评指责铺天盖地,公众的义愤可见一斑。有谁希望生命被失职渎职夺去呢?公众想要知情权,显然比任何时候任何事情都要强烈。...

Read more

法学家“长官”能捍卫独立检察制度吗?


  经过半年多的考察和筛选,7月底,最高人民检察院分别任命三名法学家为副厅级官员。“面对各种质疑检察机关宪政地位、取消和削弱检察权的声音,面对检察制度和检察理论的挑战”的背景,使最高检决定要培养自己的中青年法学家,坚决捍卫中国特色的检察制度,才有此次最高检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开创之举”的特殊任命。

  毫无疑问,有着厚重法学理论积淀的法学家的“加盟”,必定能够强化“检察制度、检察理论”的理论建设,丰富完善这种理论也是指日可待。问题在于,中国检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