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徐江

唐黔.
个人网: http://www.tangqian.com

作品:
A)关于教育:
《中国的教育-一只在肥沃的草地上迷失的羔羊(1)》,2008年完成,
《中国的教育-一只在肥沃的草地上迷失的羔羊(2)》,写作中。

B)关于医疗:
《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的一封信》(2005年)。

C)关于价值:
《资本论(第五卷)》
(写作中。计划用20年完成。)

D) 个人文集
《茶余饭后集》

《2008年中国的国民阶级结构分析》


《资本论·第五卷》附录一
《2008年中国的国民阶级结构分析》
 
谨以此文献给我亲爱的母亲陈学香女士,恭祝她老人家即将到来的66岁生日快乐,祝愿母亲健康、幸福、长寿!
谨以此文献给我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祝您61岁生日快乐,祝您的国民健康富裕幸福!
 
正文
 
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国民的收入差距“也越来越大”。近来,有不少声音在质疑,说中国目前的贫富悬殊已经达到或超过了美国,而且,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担心同时也在影响着中国政府的许多经济决策。毕竟,新中国是从计划经济模式开始的,计划经济模式的社...

Read more

也凑热闹谈谈"学历造假"


“学历造假”究竟说明什么?
这个标题才是我们思考的答案!

拐卖儿童,案发后人贩子重刑,但是拐卖儿童违法行为中最大的罪犯:买家,判罚了吗?
卖淫嫖猖,一旦抓获,组织者重罚,卖淫者从罚,嫖猖者适当处罚.但是有没有想过,卖淫嫖猖的主谋正是嫖猖者?

学历造假,这个问题的根本不在于造假本身,而在于"学历".
既然造假学历可以行得通,而真实本事并没有不妥,人们不是从他的能力来判断他使用了假学历,而是通过第三方途径"发现"他的学历造假.这样的情况下,真正说明的是造假的可耻吗?
恰恰不是,它反而说明了"学历"...

Read more

社会财富的分配现状与市场的分级管理模式·《资本论》第五卷第一部分(十九)第一章:价值(19)


《资本论》第五卷第一部分(十九)
第一章:价值(19
 
 
社会财富的分配现状与市场的分级管理模式
 
 
在接下来的几节里,我们将要讨论一个内容:价值的分类。但是,给价值分类的目的是什么呢?便于管理。针对不同的价值,管理方法上一定是有差异的,这就是我们必须给价值分类的原因。但是,无论价值的种类有多少,性质有多不同,既然都是价值的一种,那么,对价值的管理,就应该一定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上,再针对不同种类的价值,产生不同的管理手段的变化。
这个原则是什么呢?
 
为了能有效地回答上面的问题,在开始讨论价...

Read more

人类价值概念的历史演变(四)·《资本论》第五卷第一部分(十八)第一章:价值(18)


《资本论》第五卷第一部分(十八)
第一章:价值(18
 
人类价值概念的历史演变(四)
 
 
第三阶段,纯资本市场的形成,资本的介入:郁金香伪高消费市场的繁荣。
 
无论是进行哪一种伪高消费的资本,都必须有一个畅通的交易平台给它去流动,它才能完成伪高消费的过程。而当时荷兰国内积蓄的巨额资本,正对这样一个流通平台产生着强烈的需求。在这个需求的刺激下,我们看到,在荷兰,一个新的资本流通的方式被发明出来,并且其流通体制很快建立并完善:
 
(以下摘自该书第一章,一个“洋葱头”引发的经济危机(3))...

Read more

人类价值概念的历史演变(三)·《资本论》第五卷第一部分(十七)第一章:价值(17)


《资本论》第五卷第一部分(十七)
第一章:价值(17
 
人类价值概念的历史演变(三)
 
 
 
图1-13 价值概念的历史发展路线(3)
 
 
从G开始,我们看到,“价值”按照两条线路在人类的生活中展开:
 
第一条线路,经济路径G-G¹-G²-G³:原始价值概念的弱化
 
在本书第四章中,我们将谈到货币发展到资本阶段的一个特殊的特性:资本的人格化。由于货币本身具有劳动存储功能,而劳动是价值周期的五大因素中唯一一个以生...

Read more

人类价值概念的历史演变(二)·资本论》第五卷第一部分(十六)第一章:价值(16)


《资本论》第五卷第一部分(十六)
第一章:价值(16
 
人类价值概念的历史演变(二)
 
到这里,我们证明了“价值”概念在人类经济学从开篇以来,到今天为止的一贯的混淆。直到本书第一章第一节,我们才开始将价值和货币从紧紧拥抱的状态认真地分开。这不仅让我们产生一个深深的疑问:300年以来一贯的错用,难道这只是一个简单的错误吗?
 
我不禁想起我的伟大的老母亲,在我还是一个初中学生的时候,我听见她说过一句话。她说,“说话不算话,就证明他这个人值不值价了”。这是她在和另外一个熟人拉家常时说出的一句话,...

Read more

人类价值概念的历史演变(一)-《资本论》第五卷第一部分(十五)第一章:价值(15)


《资本论》第五卷第一部分(十五)
第一章:价值(15
 
人类价值概念的历史演变(一)
 
我们已经说明了价值的基本定义。从这个价值定义,我们知道,价值和货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货币,作为事物之一,因为具有价值载体而能具有它自身的价值,但是就货币本身而言,它与其他事物的价值是不相干的,我们也已经证明了,事物的价值量的度量单位,与货币的度量单位是没有关系的。但是,在21世纪之前的人类历史中,人们可不是这么认为的。他们甚至将货币和价值混淆在一起,把货币等同于价值,把货币的度量单位当成了其他事物的价值的度量单位。举几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例子。
 
一...

Read more

对“边际效用”理论的初步分析-《资本论》第五卷第一部分(十四)第一章:价值(14)


《资本论》第五卷第一部分(十四)
第一章:价值(14
 
ROV应用(二):对“边际效用”理论的初步分析
 
谈到边际效用,我们首先要感谢一个人,他叫保罗·A·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在本月(2009年12月)的13号,他以94岁的高龄去世。正如大家对他的评价,他是一个经济学的通才,是他的工作,使得我们能更方便更系统地了解20世纪及以前的经济学的一个全貌。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关于边际效用的基本知识,就是以他和威廉·诺德豪斯所著的《经济学》第18版(萧琛主译,人民邮电出版...

Read more

关于亚当·斯密的“价值悖论”-《资本论》第五卷第一部分(十三)第一章:价值(13


《资本论》第五卷第一部分(十三)
第一章:价值(13
 
ROV应用(一):关于亚当·斯密的价值悖论
 
“价值第四定律”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首先,我们将“价值第四定律”用市场和商品的语言翻译一下:
在一个规定的时间内,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价值量具有一个固定的额度。根据ROV金字塔定律,我们说,市场中投入的该种商品的数量越多(假设投入=销售,无市场炒作行为),那么市场中剩下的对它的需求量就越小。当市场中投入的商品量等于市场对它的需求量的时候,...

Read more

价值第四定律-《资本论》第五卷第一部分(十二)第一章:价值(12)


《资本论》第五卷第一部分(十二)
第一章:价值(12
 
价值第四定律
 
这里, 我们请大家看另外一个坐标图:
(图1-3,同一个价值周期中的生命、需求、价值和事物关系图)
 
这个图中说明了这样几种关系:
首先,在同一个价值周期中,在事物的物理量大于生命的需求量的情况下,当劳动还没有发生的时候,需求和价值在量上是对等的。在上图中,当生命的需求量是6公斤的时候,事物的价值量一定是6公斤。 而当生命的需求量是3公斤的时候,事物的价值量一定是相应的3公斤。需求与价值的数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和我们人类照镜子的情况一模一样。在上面这个图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