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章剑锋

知名房地产事务专栏作家

在天堂里,也要幸福


     今天开始,举国哀悼三天。为了悼念四川那些因为地震而失去生命的同胞们——他们是一些老人,妇女,青年人以及小孩儿。他们是爱人、朋友、兄弟姐妹、父母、长辈以及下一代。他们,是中国十三亿普通人中的一部分。这部分人,在突然一瞬间的山摇地动之后,离开了他们的家,离开了他们的土地。他们冰冷地睡在废墟之中,等待着被人挖掘和发现。他们已进入另一个世界。

     发生地震之后,一直在关注。惨么?当然。没有一次灾难是不惨的。哀伤么?当然,没有一次灾难是不令人哀伤的。有几位同事已经入川;有一些朋友,也已经入川。...

Read more

地震考量开发商


汶川地震,举国驰援,开发商也不例外。房地产业界作为一国实体经济的主要部分,作为最大的企业公民群体之一,帮助地震灾害中的受难同胞,说起来,是义不容辞的份内之事。

但是,如果要就这一方面打分,我只会给他们60分,也就是说堪堪及格。不要以为这个分数过低,实际上它并不低。看看地震之前的状况我们就都能清楚这个分数意味着什么。地震之前,有多少开发商背负着狼籍声名?他们在企业公民责任方面恐怕连及格的分数都难以达到。

现在给出60分,其实已经是一种肯定。它肯定了多数企业的进步和血性。汶川地震,举国哀伤,企业主们振臂而起,出钱出力,收敛起嗜利禀性。这就是我说的进步和觉悟。它表明一些商人还没有脱...

Read more

专家,你将被谁抛弃


专家,你将被谁抛弃

 

——别了,房地产专家(下)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此乃古有之理。具体到市场层面,也不乏鉴借。近些年间,房地产市场已被言说多时,非但不曾“因言丧市”,反而给人某种“因言兴市”的错觉。人人在说话,嘴巴一张,唾沫横飞,弄得市象喧嚷、人气颇旺。只是有一点值得思量:举目皆专家,满嘴尽空话,所谓多言不益、言多必乱,乱象丛生之时,市场必危矣。

    市场很危险,盖能自一些“专家”言论中找出蛛丝马迹。从前是研究具体经济现象的专家出来坐而论道,谈论价格和供给;后来是研究金融的和研究土...

Read more

冰点陡降,不死而何?


楼市还能挺多久

 

章剑锋

 

形势正变得越来越坏。从紧的货币政策令人看不到希望。虽然主流开发商们眼下还没有走到寅吃卯粮的地步,但相信这种日子将为期不远,否则我们几乎难以有幸目睹下述景象:早在一年之前还表现得倨傲无礼的开发商们,现在非常愿意掏钱换取报纸的广告版面,借此告诉人们,如果在他们那是购买房子,那么投桃报李,作为交换,他们会给予相当丰厚的回报,比如赠送价值超过10万人民币的车子。

出现在北京的这则报纸广告较有意思地表示,就算是买零室,他们也会赠送价值6万元的轿车,折现冲抵房款。虽然只是一个噱头,不掏钱买房当然不可能得此实惠,但它却...

Read more

不会再有救市主


谁也救不了开发商

 

章剑锋

 

市场大势,向来是兴衰交替、冷热无常。时至今日,还没有见到哪一种市场可以始终保持亢奋,而不曾疲软或萧条过的。房地产市场更不会如此。这样一个曾经极度疯狂过的市场,因为疯狂而上升,必因疯狂而掉落,硬说它坚不可摧、说它百年兴旺,这是假话,不值得信服。

市场自有规律,不得逆扭。一个人,可以全然不信因果轮回,不唯宿命是论。但是如果了解起码的市场运行常识,就一定要相信“报应”之说。一报还一报,这也是市场经济当中的博弈策略之一种,不属唯心范畴。一报之后,必有一报。据此理论,兴旺是一报,衰退也是一报。当前的情况,应该...

Read more

牛市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烂尾楼


牛市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烂尾楼

2008年08月06日14:26
尼斯·弗卢格(Dennis Pflueger)和他的妻子赢得了在一栋漂亮的新居里免房租居住一年的机会。这栋房子位于沃尔玛(Wal-Mart Stores Inc.)总部附近的一处高档住宅区。作为奖励的一部分,他们还可以选择花上45.2万美元买下这栋有四间卧室的居室。

自称“大老粗”的弗卢格是个电话线安装工,目前待业。不过,住在这里的弗卢格夫妇有点儿孤单。因为仅仅还有另外一户人家居住在Foxboro Court 28栋全新或者尚未完工的房子里面。街道那头,标着“高雅住宅”的牌子矗立在一片长满杂草的空地上,整...

Read more

中国楼市,进退皆绝路


中国楼市,进退皆绝路

 

章剑锋

 

请问,现在已经是冬天了吗?

如果我们能够令人相信这实际上是一个极其严肃的问题,那么,对于那些陷身市场泥沼却始终不能摆脱出来的房地产商而言,答案无疑是肯定的。事实上,稍稍观察很多地产公司最近一年以来的行迹,无不将此一主题挑得分明:我们做好准备,需要共度时艰——与几乎所有房地产商一样,连那些一向堪称龙头的企业也开始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同比分别出现历史性锐减。

进一步来看,任何一个因为受到操纵而疯狂过或犹在疯狂的市场,也都是不能幸免的。依据官方的统计,北京市的房地产销售已经出现历史性低潮;而在华南板...

Read more

救楼市,很可笑


    觉得有些可笑,在内外部环境均显得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中国要是能够救住楼市,我看来年的诺奖一定会发给中国人的。艰巨的楼市任务搞好了,就是对经济的一大贡献。非有高超的才艺,不能胜任也,以我们目前的智慧,呵呵,难说了。
    在我看来,有二种办法可以马上令楼市喘过气来,不知道愿不愿意做。第一种就是最好下狠劲儿把房价降到预期之下,是谓以毒攻毒,比如原来卖一万元每平的现在降到十块钱,或者一百块钱,不知道有没有人愿意干。
    另一种办法,就是政府掏钱全额补贴那些购房者特别是投机者,让他们毫无顾忌...

Read more

救楼市 坏消息?


     有人问我怎么看待最近出台的一系列救市举措,我说我不反对保护市场、刺激流动性,但我对于如何救市持保留看法。不错,这些措施(至少从提法来看)对于普通 购买者而言的确算得上是利好,简单地说,入市的门槛大大降低了,看上去购买负担相应也大为削减。问题是,购买门槛低了是不是就等于持有一宗房产的全过程负 担都轻了?这种低门槛、低负担的措施能坚持多久?一段时间之后,假如摇摇欲坠的楼市有幸被托住,这些被诱导进市场的购买者是否又将面临很多政策层面的不确 定性,以至负担陡增、无法拔足?谁能出来给予保证和承诺,让大家可以放心一点?
 
 &...

Read more

中国楼市还有奇迹?


    中国楼市如果短期内能够好起来,那当然会是个不可多得的奇迹。可是我认为没有奇迹。
    市场搞成这样,是有很多原因的。不能说和外部经济症候没有一点关系,但更多还是一个自我人为的结果。别的不用讲,我只讲这个市场之所以坏到今天,有一多半是拜那些亲开发商的人士所赐。想当年他们激烈地喊出一句口号,叫做买涨不买跌。对这句话我本不厌恶,相反,我认为这的确是市场经济之真理。但他们的屁股是坐歪了的,所以他们朝人喊此话的目的是在做鼓动,是要大家都去买这个“涨”。
    好了,现在我们应该回过头来感谢这些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