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立华

经历的行业:

IT,consulting,auto

喜欢的城市:

北京,南京

喜欢的东西:

家人,朋友,自由

足球时代的李书福


昨天看北京体育台,中国足球打假扫黑的专题节目。偶然转回到2001年,吉利和绿城两家俱乐部联手打假的镜头。除了宋卫平,还看到了一扫而过的李书福。

 

如今的李书福,已经彪炳为民族汽车产业的旗帜性人物,对沃尔沃的收购更让他的个人事业到达了顶峰。而在2001年,李书福在中国的汽车产业里,还只是一个边边角角的人物。对足球裁判的打假行动,才让他的曝光率有了一定的提升。

那个时代的李书福,头发凌乱(比现在还凌乱),着装随意。和宋卫平表现出的隐忍不同,李书福在镜头前完全是本色演出,“接触足球不久,有人告诉我要跟裁判搞好关系。我开始以为只要一起喝喝酒,或者给个几千元也就行了。但是他们的口...

Read more

合资企业搞自主品牌的两个动机


最近合资企业掀起自主品牌潮,有人以为自主品牌找到了条新路,其实不然。这就好比本来两个人只是异性合租,但突然要弄出个亲生的孩子出来,实在是件看缘份的事情。

 

合资企业搞自主品牌,无非是两个因素。一个是因为外方产品线不够长,要靠本土化研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像本田和广汽。两个都属于行业里的第二集团,患难与共,在中国市场做得有声有色。但本田的产品并不丰富,和广汽、东风的合作,依靠强大的营销能力,已经把有限几款产品的价值都发挥到极致。如今搞自主品牌,毋宁是看作一种产品线延伸的策略。

反面的例子是马自达。匮乏的产品导入,让马自达在当前的市场前捉襟见肘。

 

另一个,就是出...

Read more

2011年汽车市场预测的三大注意事项


2010年第4季度即将开始,各车企例行的市场预测已经开始。市场预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是年度战略计划的起点,是供应链建设的发轫端,是一切业绩考核目标的基础。但市场预测如同算命,技术难度高,而算准的几率又不高。

 

对于市场预测,往往有这样一种倾向。投资公司的预测一般偏向保守,而工厂的预测往往倾向于激进。这是因为投资公司作为股东,希望有一个安全的数字;而工厂因为涉及到年度物料的筹划,投资预算的争取,往往会夸大市场的波动性。所以,对于真实市场的把握,首先要先考虑相关利益者的屁股所在的位置。

 

另一条重要的注意事项是,市场预测是一个滚动的体系。以月为单位进行跨部门的...

Read more

车企的道德困境:我们是不是在卖鸦片


央视讨论北京堵车问题,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中国人好像一直有一个情结,好像北京的问题,就是全国人民的问题。但这一次新闻的焦点不同了,说,全国二三线城市,都在面临堵车的问题。

 

9月17日晚北京的大堵车,我竟然中了狗屎运,坐地铁,所以鬼使神差的躲过去了。这对于好凑热闹的我来说,真是一种人生经历的缺憾。

从自由市场的精神来说,你总要相信存在一只平衡的手,换而言之,等大家都堵到不耐烦的时候,车自然就少了。这是乐天派的想法。但不幸的是,通过公共牧场理论你也不难发现,当道路成为一种公共品的时候,成群强壮的羊群就会一拥而上,把草全部啃光,让大部分的羊都气急败坏的饿着肚子。

 ...

Read more

汽车召回更要预防执法权的滥用


国家质检总局的《汽车产品召回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征求意见稿,其中最为惹眼的是针对质量问题的处罚力度。
例如,生产者故意隐瞒、虚报或者以不当方式处理汽车产品存在的缺陷,处以召回产品货值金额2%-50%的罚款。

 

据参与研讨会的汽车企业代表表示,如果真的按照最高限度50%来罚款,那么,几乎就肯定能把企业搞死。更有自主品牌即将哀鸿一片的说法。

整顿国内汽车市场召回秩序、重视汽车质量、尊重消费者权益和生命安全,这本无可厚非。从这个意义上讲,《条例》的出台,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一次进步。

但最值得玩味的,并非是50%这个惊人的数值,而是质检总局给出了2%~50%这样一个...

Read more

刘坚事故:重新审视汽车和自然的关系


原本准备写一写董海洋离开北汽福田的评论,不料周一一早就得到上海大众总经理刘坚车祸罹难的消息,震惊并且致哀。

 

刘坚离去对于上海大众并不会产生根基性的影响,但对于上汽集团,却损失了一个正当盛年的高级人才。主机厂培养一个可靠、能干、而且忠诚的管理人才,没有20年的周期根本办不到。去年范安德携手安铁成、刘坚共同启动大众南方战略的余温还在,但如今却已经物是人非。

 

开快车几乎是主机厂人员的通病。理由无非是两个,第一个,觉得自己了解汽车,特别是那些有技术背景的管理人员。自以为了解汽车的性能,加上参加了若干的试乘试驾,阅遍各种车型。更有些人,仿佛不开快车就显示不出自己是厂...

Read more

汽车其实也是笔房地产生意


一汽大众第四工厂落户佛山,消息甫出,引得佛山房地产价格飙升。对于一汽大众内部的有识之士来说,早就戏说要去佛山买房投资。

 

汽车和房地产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生意。但到了如今,两者似乎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其实都是基于一个前提:就是中国的土地资源,正在日渐稀缺。

 

以经销商招募为例。如今困扰经销商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土地问题。

其一,旧有经销商的店面改造。由于当初设计理念落后或者容量保守,已经难以应对中国膨胀的汽车市场和巨大的社会保有量。然而扩展一次一寸何其困难。即使增加一个洗车工位,都需要螺丝壳里做道场,做足功夫;

其二,新入网经销商的店面选址。拥有土...

Read more

对节能型汽车补贴有悖基本常识


上篇博文讲到,对电动车的补贴政策,注定收效低微,难以持久。而对于节能型汽车3000元的补贴,更有悖于基本常识。如果说补贴电动车,还可以有一丝扶持新兴产业的功效,那么,补贴节能型汽车,完全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有人会问,补贴节能型汽车,然道不能够引导厂家调整排产结构,加大低排产品,这不是有利吗?

没错,确实有此效果。但一项政策的出台和落实,首先要看两点:其一是路径,其二是成本。

从路径上来说,补贴政策的意义是什么?是鼓励市场前期开拓和创新投入,简而言之,补贴的宗旨在于能把“企业不愿意做的事情变成愿意”。而所谓节能型汽车,基本都是当前汽车企业的既有产品和既定规划,加以补...

Read more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三个困境


四部委联合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按3000元/千瓦时给予补助。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补助5万元/辆;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补助6万元/辆。具体试点城市放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五个城市。

 

有舆论认为,这是国家扶植本土自主品牌的“猛药”或者大手笔,因为这条政策用意鲜明的“挤兑”了外资品牌,而后者通常以混合动力为主。同时,试点城市也充分照顾了当地的国有或民营企业。

如果这样想,恐怕有点一厢情愿。在我看来,这条政策收效甚微。

 

首先,现有的补贴政策试点时间为2010年~2012年。掰着手指头一算,2010...

Read more

范安德告别,南方战略继续


范安德结束在大众中国的冒险生涯,挥手告别。虽然很难定论大众中国投资公司真正发挥的作用有多少,但至少,南北大众+进口的业绩,在范安德履职的这几年,是非常漂亮的。

 

大众在中国的实体布局中,大众中国其实一直是个非常尴尬的角色。因为其虽然顶着大众集团在中国投资公司的名号,但实际上,对于南北大众的指挥能力,却一直流于形式。其原因,一是因为其成立时间晚于两家合资公司,先有儿子再有爹,儿子当然不服爹,其二,大众面对的两家合作伙伴,上汽和一汽,实力雄厚,根深叶茂,驾驭起来太过困难。

 

因此,在大多数时候,范安德能做的工作,其实更多的是协调、指导这类务虚的工作。但不得不说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