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高海燕

高海燕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城市营运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投资商会副会长,深圳市专家工作委员会城市开发委员会副主任.从事城市战略、区域开发战略、城市投资价值、房地产发展、城市营销、城市公共价值建设与推广的专门研究与策略设计。 e-mail:[email protected] msn:[email protected] 通讯地址:深圳市上步中路市政府二办附楼 自我提示: 1、以自己的秩序和自我修复能力对抗世界的复杂性; 2、以跨界的姿态奔跑,不理会那些还停留在过去或者没有能力面向未来的声音; 3、摆脱经验和偏见的束缚.因为很快,那些曾经的创新思想就变成了空洞的说教 ;4、价值观才是真正的力量; 5、不夸张不离奇不贪婪不脱离本体; 6、任何反常识和反逻辑的操作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7、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深圳:"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的道路与梦想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深圳“一区四市”的定位要求中,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了要强化深圳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既是对深圳在国家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格局中的事实地位的一种认定,也是对深圳作为珠三角的核心城市今后在全国经济战车上能够发挥引擎作用的一种期待,更是深圳作为中国第一代特区面向未来的光荣与梦想。

2008年的深圳GDP已经达到7800亿,是全国率先突破实现人均GDP万元美元关口的地区。这标志着深圳已经迈入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门槛。从这个意义上讲,深圳已经具有了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的“经济强市”基础可以预见的是深圳经济总量仍...

Read more

“购房入户”必须公共价值化


我不反对“购房入户”,但我反对临时性的“购房入户”政策。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安排,一定要考虑它的公共利益平衡点和城市目的。从政策价值的本意来说,“购房入户”的前身表面上看是支持房地产的发展,实则是一个城市和地区快速推进城市化的需要,既通过设定一定门槛来扩大城市人口规模,也通过带动房地产发展而达到更新城市或推动城市建设的目的。所谓三好合一好。当然,这往往是处在城市化推进阶段或城市建设特别依赖房地产业的城市或地区可能会使用的手段。显然,处于城市现代化进程并且深受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压力的深圳并不需要这样的工具。如果仅仅为了缓解某一产业一时之困,而采取临时性的、特殊性、专门安排的户籍政策,并且...

Read more

强势政府该“强”在哪里?


最近深圳市人民政府市长许宗衡关于“深圳要做强势政府”的观点激起了诸多讨论。作为旁观者来看,应该是传媒对他的言论进行了表面化的传播,一些公众只是从一句话的字面意义上进行了解读。事实上,许说的强势政府并不是“强权政府”。

所谓强势政府,有两个层面的“强势”。

一是体制意义上的强势政府。即政府权力边界过大,没能有效地区分行政与市场的边界,过度主导市场资源的配置;没能有效地界定行政与社会的合理关系,行政力量经常过度地干预社会的深处和私人领域;没能有效地遵守行政与法律的边界,经常出现“以政代法”的现象。在决策行为上,强势政府也基本上是比较忽视民意和很少经过充分论证、科学决策的,也不注重公众沟...

Read more

深圳不是一个盛产绅士淑女的城市


    最近,应一家时尚媒体之邀,谈谈深圳的绅士与淑女,初以为这只是个浅生活化的话题,与我这等粗俗男人没多大关系,但细细一琢磨,竟然发现原来它还是个城市问题。

所谓绅士和淑女,从容、克己、施爱应该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如果还要加个词,那肯定是“优雅”二字了。从这个意义上讲,绅士淑女还没能作为一个群体在深圳整体上存在。如果有人举出很多个案来证明相反的结论,当然也没问题,但他们一定是城市中的少数派,是一些极小规模的圈子,亦或出没在一些为数不多的场所。

绅士或者淑女其实并不是物质主义的产物,而是文化和价值观的结果。但遗憾的是现阶段的深圳能提供更多的依然是适合产出...

Read more

我们需要怎样的都会?


   --关于深圳激荡能力下降的反思

《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正在成为深圳新一轮的发展“动力”,国家给予深圳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国际化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所谓“一区四市”)的定义正在成为深圳抵御金融危机寒冬的“兴奋剂”。

可是,帽子别人可以给,衣服还得自己穿。

以金融海啸之危成就深圳的增长模式转型之机,应该是当前专家和政府共同的愿望和共识。可是靠什么来实现产业的升级和优化呢?高科技产业、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无疑是一定会被各位所罗列出来说事的。没错,有一点城市经济常识的人都能认识到这些产业部门对深圳未来的重要性,但他们都只是城市经济...

Read more

不要刻意探求楼市底部


对于楼市来说,没有一个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标准和体系去预估它的价格底部,因为诸多的非常态性因素在左右着它的变量。比如政策性因素,房地产调控政策一直就没有规律可循,都是一时一时的。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无法看到一个清晰的、符合国情的,也因应产业规则的行业规划或者路线图。即使有,随时发生的变化似乎也属当然;还比如,房产价格定价权属开发商,从价格决策到执行,没有其它产品那样冗长的渠道链和复杂的结算关系,调整价格可随时而为。无论涨或跌,作出决定之时,销售终端就可马上执行;再者,房产价格的个性化特征太过突出,无法标准化。不同的区位,不同的产品,甚至同一套户型的房子因为朝向的不同都能有不同的价格。在这...

Read more

民间智慧的崛起是地区开放的重要标志


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主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社会人士座谈会时表示:要让民间智库成为广东竞争的软实力。把对民间意见的容纳与评价体现到一个地区的软实力高度,汪洋应该是官方第一人,也是级别最高的官方人士。这种态度本身就体现了开放性,值得鼓掌。

一直以来,官方智慧受限于利益格局。少数人化、小圈子式的闭门造车、地区利益化和部门利益化的决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公共利益最大化。传统体制的建言往往受限于资格、程序、框架的限制而并不能成为鲜活思想的容器和通道,相当多的体制内智慧在学术立场上亦形成揣摩上意的习惯性思维。按照常理而言,珠三角的新一轮改革开放,思想、理...

Read more

大都会:场所精神充足的城市


没有没有场所的城市,只有没有精神的场所。

场所精神本身就是指文化在都市空间中的一种无序但普遍的蔓延。

真正的城市并不在眩目的高楼大厦上,而是展示在街道中,隐藏在场所里。

“参天的古树,竹篱笆围起来的铺着碎石的庭院,可躺可坐的椅子,要一杯咖啡,或者一杯茶,随你。。。。。。”这看似一个世外桃源的地方可不是富人的居所,而是北京的一个名叫 单向街“的民间图书馆而已。你可以在这里沙龙一把我们的北京城,你可以听到晦涩难懂的《博尔赫斯和拉美文学》,你也可以在午后和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谈陶潜论魏晋。这里没有虚张声势的专家指教,你不用也不会在严谨的程序中困倦,因为咱们都只是聊聊。这里不象在深...

Read more

保增长下的非理性逻辑


最近,房地产开发商项目资本金比例35%“大限”得到调整,这是5年来首现出现的松动。很明显的是政府希望通过降低开发企业开发门槛,在房地产市场初步回暖的局势下,诱导他们快速进入土地市场,积极进入新一轮投资开发,以整体提高社会固定投资的规模,从而帮助实现宏观经济层面保增长的目的。

无独有偶,深圳最近传出了市政府重点支持24个重要的房地产项目的信息。市领导在有关会议上明确指出,固定资产投资,是深圳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的重要手段。当然,尽管他这番话并不仅仅是针对房地产业而言的,但也表明了深圳在今年出口萎缩的情况下,对投资和消费这两条“腿”所寄予的很高期待。可以预见的是,在今年第一季度,深圳...

Read more

楼市的高潮快到了!


深圳楼市有可能正在迎来它的新一轮的高潮。

月销售量(一手市场)正在实现80万平方米(属于深圳的最高峰值状态)、楼价在5月份达到了12900元的均价后继续大幅上扬,6月份有交易周的均价已经逼近07年的最高价格时刻。

“日光盘”好戏上演、温州炒房团驾到、部分中小制造业企业资金正在抽离本体向楼市杀来、楼市已经成为餐桌上的“热门话题”、普通置业者开始人心惶惶。。。。。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07年的光景转瞬间就再次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终于还是来了,不管一个一个作为个体的市民是多么的不情愿。一切都超出人们的意志和想象,但一切又都是在预料之中。从去年916日中央政府以“保增长”得名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