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涛

诚实做人,勇敢做事,精心做学问。

谈足球进校园以及足球教育


 足球要进学校了,全民足球终于起步。这是好事,这也是中国足球向发展的基础。

但如果足球教育也是走现在教育的老路,想取得成绩,并不是那么容易。

据说足球教育也是分段教育,这个我首先就不赞成。

还不知道怎么分段,猜想,莫非1、2年级学生会带球?3、4年级能传球?5、6年级能配合?这样做合适吗?

我认为,任何一个事情能做到顶级的,都是天才的行为,培养固然是一个方面,个人素质无疑起着决定作用。一些儿童也许在1、2年级就能展现出非凡的天赋,还有一些人到大学毕业也是个平平常常。所以,从这点上来说,分段教育是一种抹杀天赋的教育。足球教育应该是发现教育,把有天赋的孩子,集中到一起培养。...

Read more

我看繁体字和简体字


从马英九呼吁联合国把繁体汉字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开始说起,现在大陆地区推行的简化汉字,和港,澳,台,日,新加坡,以及许多海外华人使用的繁体字,在国际上的使用之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先从繁体说起,繁体字是简化字的对称,中国台湾地区以及海外部份华人称之为正体字,是汉字从古至今的标准书写方法。中国大陆于1956年开始制定和推行简化字,简化字在中国大陆取得了正体字的地位。繁体字就是与简化字相对的被简化的汉字。除此之外,很多汉字没有被简化,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些字叫作传承字,既不是繁体字,也不是简化字。所以,并不是现在在中国大陆使用的汉字都是从繁体字简...

Read more

一个普通人对中国文化的感悟


作为意识形态里的文化,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现实也的确有一次证明了这点。中国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科技、国防都取得了举世属目的成绩为中国在世界上赢得了地位,为国人在世界上赢得了尊严。有了尊严的天下炎黄子孙更加感觉到了作为华人的骄傲和自豪。由此而迸发的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也在不知不觉中表现出来。---中国文化正在觉醒。

 

好像四十岁以上的人都不喜欢周杰伦的歌,原因据说是因为他口齿不清。但我喜欢。但细细品味他的曲以及和他搭档的方文山的歌词,那种流淌着淡淡的中华文化韵味的乡愁、情感、叙述、奋斗,都会感染每个人的心田。他的歌需要静下心去品—&...

Read more

将传统文化经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将传统文化经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2009-03-02

 

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实验教材副主编 王丽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典是民族精神的根,是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近百年来,虽然屡遭鄙弃,仍深藏在民族集体记忆中。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温家宝总理提出“多难兴邦”,号召全国民众团结一心,战胜天灾,充分显示了传统文化中所凝聚的精神力量。

  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存在于两千年来传诵的《三字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周易》等经典篇章之中。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2009年年初国家公务员考试近千人作弊,60...

Read more

成功教育的前提是社会的公平、公正、公开


 ; ;前文已经对教育和社会的关系做了一点探讨,社会的价值取向对学校教育发展的导向作用、社会环境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以及学生个人环境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能太希望在物欲横流、拜金主义横生、以个人金钱占有量判断成功与否的社会环境下培养出大量的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社会主义接班人。

 ;  毕竟,学生没有生活在真空里,也不是在封闭的环境中。毕竟,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他会对自己看见的社会现象有一个自己的判断,并且对照老师和课本的教育加以取舍,最后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即使在以后的生活中,他的一些观点也会不断的修正。我们生活这么多年...

Read more

三谈教育的缺失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却,世界就是由无数的色彩缤纷的民族构成的。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的特色,就等于没有了自我,在世界民族之林就失去了自己应该有的地位,就没有立足之地。什么是民族的?就是一个民族在她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代代相传始终不变的文化、传统、习俗、价值趋向等等自己特有的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说不透,却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生活在这个民族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但民族的东西是需要传承的,没有了传承,民族的东西就会逐渐消亡,逐渐丧失...

Read more

再谈教育的缺失


     想让学生成才,只是有知识是不够的。看一个人是否是人才,只看文凭也是不够的。知识不等于能力,文凭更不等于知识。所以现在的很多企业,宁可选择有经验和技能的老工人,也不要有文凭的大学生;能肯花重金挖别的企业的管理人,也不选择一个新人自己去培养。由此出现了大学毕业就失业的现象。

    按照一般的思维,大学生代表着年轻,代表着有创造力,代表着朝气,但为什么这些企业就是不用呢?是他们不想用吗?非也。找原因还需要从教育上找。

   其实, 话题是老话题了,原因也很很简单,就是因为我们的学...

Read more

中国教育的缺失


     改革开放近40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为适应社会的需求,教育也在阔步改革。新课程标准已经推进了将近10个年头,作为基层的教师,感觉是换汤不换药。虽然用的教学手段提高了很多档次,但教学水平和教学要求依然故我。具体表现在:树立的典型学校依然是以考试的成绩作为首要看点;教学对学生的甄别功能依然没有改变;大多数对教师的考评依然看教师的教学成绩,而教学成绩的主要表现依然看学生考试如何。考,还是老师的法宝,分,还是老师的命根。尤其重要的是,教学改革大部分只在与教学有直接关系的学校里进行,没有引起社会的认可和关注。社会、家庭和学校还是没有能和谐地为学生...

Read more

通过学校砍人事件看问题


从曾经震惊一时的福建南平杀人案犯郑民生,到广东雷州第一小学发生的凶杀事件案犯陈康炳,再到4月29日江苏泰兴幼儿园凶杀案犯徐玉元。近日以来,校园惨案的消息不断袭来,全国上下也一片震惊,大众对凶手深恶痛绝之余,可能一个最初始的疑问就是:为何残暴的凶手总拿校园里孩子来充当“泄愤”的工具?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孩子们是一个弱势群体,一个连“手无寸铁”防御级别也达不到的弱势群体。

近期不断的出现校园学生被砍事件,这是巧合还是已经就是一个隐患我们先来不说。就学生被砍这种现象来说,那些砍人者就要受到不止道德和法律上的严惩,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也许不比我们好受,问...

Read more

我们的有关教育的法制还缺少什么?三


     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活动,其目的应该包括对教学内容的探讨、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对新政策的解读,最终让参与者得到知识的补充,方法的学习和政策的把握,让参与者进一步成长。

     教研活动应该遵循几个最基本原则:必须对知识尊重、必须有明确的针对性、必须是大众积极参与、必须客观真实反映教育教学中的个人问题和困惑病通过教研得到解决。

      但实际情况是什么呢?多数教研活动成了走形式,多数教研活动成了表演秀,多数教研活动成了一言堂,多数教研活动总是被一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