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来,比亚迪的分网策略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宝马是这么认为的。近日,宝马就拾起了比亚迪的分网策略,开始为mini建立单独的销售渠道。
近日,宝马旗下mini品牌首家4S店正式在上海开业。这意味着mini在中国正式脱离了宝马体系,而作为一个独立的品牌,开始寻求自我发展的空间。
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裁许智俊表示:“近年来,MINI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销量的迅速增长更加凸显出经销商网络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性。无论是销量还是增长率,MINI都已经成中国高档小型车细分市场无...
作者文章归档:丁彬
现在看来,比亚迪的分网策略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宝马是这么认为的。近日,宝马就拾起了比亚迪的分网策略,开始为mini建立单独的销售渠道。
近日,宝马旗下mini品牌首家4S店正式在上海开业。这意味着mini在中国正式脱离了宝马体系,而作为一个独立的品牌,开始寻求自我发展的空间。
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裁许智俊表示:“近年来,MINI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销量的迅速增长更加凸显出经销商网络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性。无论是销量还是增长率,MINI都已经成中国高档小型车细分市场无...
10月26日,华晨汽车向大连市政府交付400辆骏捷FSV混动车型,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市场上最大的一笔混合动力轿车销售订单。作为国家节能车型的混合动力,能获得这么大的政府订单,这肯定地方采购的产物。
地方政府扶持本地企业,这似乎无可厚非。但这却是新能源产业化的最大障碍。对于国家主管部门来说,应该推动打破这种地方保护的藩篱。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脱离产业汽车产业发展的固有轨迹。
 ...
事不过三,这个词用在执著进军轿车领域的长城来说,是最适合不过的了。
从2008年开始,立志进军轿车的长城相继推出了精灵、凌傲、炫丽三款轿车,三度遇挫.直到今年腾翼C30的推出,长城才终于搭准了进军轿车市场的脉搏。可以这样说,腾翼腾翼C30才是长城在轿车市场的真正开始。而轿车更是长城真正蜕变的开始。
未来维系于轿车
没有一分钱的外债、融资渠道畅通,1990年成立的长城汽车,小日子过得得看似有滋有味。但是,充满忧患意识的魏建军还是最终将发展...
近日,据媒体报道,民营整车企业力帆的上市申请已经通过。其也成为首家A股上市的整车民营企业。
整车民营企业已经获准A股上市,那么,民营的汽车流通企业获得上市审批还有多远呢?
汽车流通企业上市一直是他们的一个诉求,这着诉求在其扩张加速、集团化发展日趋加速的情况下,也越来越强烈,尤其是中升在H股上市之后,加速扩张的示范下,上市显得更加迫切。
庞大汽贸的董事长庞庆华曾表示上市解决主要是为了解决资金的问题,改变单纯依靠银行的现状。当然,在资金问题之...
经历了2次不成功的合资、合作之后,9月29日,东风和裕隆正式签署合资协议,这也意味着裕隆在大陆市场投下了最后的砝码,放手一搏。
对于1953年就成立的裕隆汽车来说,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因为台湾市场的狭小一直无法施展拳脚。此前,在大陆市场,其已经和福建汽车和东风有过了合资、合作,但均未能成功。
应该说,裕隆认识到了大陆市场的重要性,将最终的出路始终放在大陆市场上是其成功的第一步。问题在于,东风裕隆的市场机会点在哪里呢?
根据东风裕隆...
27日,巴菲特将正式展开其中国之行,毫无疑问,其行程将围绕着比亚迪来进行。作为比亚迪的投资人,巴菲特的出场无疑会提振投资者对比亚迪的信心。同样,这也将提振自4月7日以来一直在调整的比亚迪股价。
自从今年4月份以来,随着市场的转冷,比亚迪汽车开始了连续4个月的销量下滑。同时,西安第二工厂用地违规、以及渠道的问题等因素的出现,都使比亚迪遭受到了自进入汽车行业以来最猛烈的一次质疑。
之前风光无限的比亚迪,当然不可能一下子就变得一无是处。那么,我们该如何解读比亚迪最近以来遭受的质疑?...
沃尔沃在中国的新工厂选址最终不出我们所料。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吉利汽车计划在中国建立三座新组装工厂来生产沃尔沃,以迅速提升其在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
其实,这三个选址早就在频频的报道中,为人所熟知,现在看开,沃尔沃终究逃不掉多基地的吉利式下场。
李书福一口气建三家新工厂,其背后的初衷当然不单单为了提升销量,建一家工厂同样也能提升销量,而且还更符合产业发展规律。这种不得已的做法,无疑为他收购沃尔沃时的“讨巧”做法还债。
单靠李书福自己...
不缺少车型、居于行业前四的东风日产杀进合资自主阵营,其意味着合资自主运动,终将成为行业的一个新的发展潮流。
而这股潮流的兴起,恰恰是在我国成为第一大汽车,由大而强的升级转型成为汽车产业的最终诉求。这既顺应了合资企业进一步开拓中西部广大市场的需求,也迎合了政府产业政策的导向。
而合资自主运动的兴起,打破了之前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之间泾渭分明的界限,在合资企业之下又衍生出了合资自主品牌,预示着产业格局的嬗变。
合资自主潮
 ...
自北京车展亮相的玛驰,8月30日正式推向了市场。
和其他全球知名的小型车一样,玛驰此番上市,也制定了一个没有任何意外的价格。这或许也预示着,东风日产对玛驰没有过高的销量追求,这既和小型车的现状有关,也和东风日产自身的产能状况有关。
目前,在我国小型车市场上,全球畅销车型比比皆是,其主打的市场定位不乏“操控牌”、“时尚牌”等,但至今还没有出现一款与其全球市场地位相配的车型。从雅力士、嘉年华到新飞度等,合资品牌的两厢在全球市场上叱诧风云的小型车,在中国市场几乎都遭遇到了尴尬的境地...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累计销量已经超过了100万辆,正在朝着下一个100万辆迅速的靠近。下一个100万辆的实现,会以什么为主导?产品还是品牌?
要弄懂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首先弄清楚一个问题:中国汽车市场的顶峰在哪里?在一个规模至上的行业,在顶峰远远没有到来之际,跑马圈地、抢占市场份额、扩大份额是第一要义。只有到了市场日趋成熟、稳定的情况下,规模的诉求才会让位于经营效率。
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情况下,辽阔的中西部腹地将是未来推动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从这个角度出发,很多的行业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