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孙斌艺

地产研究

从郭德纲到房价


郭德纲是目前的热门话题,弟子打人事件引起媒体的围追堵截、合兵围剿,似乎成了一场大众道德盛宴。说实在话,我看了郭德纲相关的相声,觉得只不过是言辞激烈些的调侃,如果相关媒体连调侃都听不懂,当作是诽谤,像孩子一样赌气封杀,倒显得太小家子气了。在这些围剿声中,有一种声音是我们要仔细分辨、分析的,《东南快报》报道,“郭德纲年入千万 徒弟一场200元”,报道中称德云社内部人员称“因为不公和钱少,对郭德纲和德云社不满的也绝不止何云伟和李菁,只不过其他人羽翼未丰,不具备单飞的资本而已。”

此文虽然没有明说,但明眼人一眼就看出来,这是说郭德纲贪婪,剥削众弟子和搭档,“不厚道”,有钱只顾自己赚。持...

Read more

晒黑灯有多大意义?


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住宅空关率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调查成本高、调查方法受到较大局限,空关率(真正的空置率)一直处于朦胧状态。

最近兴起的网友晒黑灯活动有点意思,但也可能存在极大的误导。最近我在居住的小区在晚上不同时段做过估计,黑灯率极有可能得到错误的结论。就我熟知的几幢楼来看,按黑灯率计算,也能够达到60%甚至70%,我明明知道这几幢楼都有人居住,入住率100%,为什么还会有这么高的黑灯率?

原因可能有几方面:调查时段物主外出旅游或吃饭或娱乐,例如我居住的小区中近几天天热有相当居民730930在小区前广场乘凉、跳舞;相片拍摄的是楼前(或大楼的其中一面),而某些住户只有...

Read more

房价越来越高穷人越来越穷是真实的吗?


选择这个题目完全有可能会受到不少人的抨击,尤其是那些满嘴仁义道德、号称为民生呐喊者的攻击。但是,有些分析明知会受人抨击,也要说话,否则一些错误的观念会大大流行,损害了30年来我国良好的发展势头。

是的,我对于社会中部分群体生活质量感到难过,也对某些政府官员与一些商人狼狈为奸感到忧虑,更对一些司法不公现象感到愤怒。但是,面对一个拥有13亿人的大国,客观评价其得失才是正确的做法,才是真正为民众谋取利益。

首先对于我国穷人越来越多、越来越穷的观点不认同。如果人们把巴菲特、盖茨等作为参照的对象,无疑大家都是穷人,而且与他们的差距越来越大,但是以这个作为参照对象是正确的评判方法吗?对于...

Read more

看牛刀怎么重构GDP


看牛刀的博文是比较有趣的,难得牛刀先生不断地说胡话,评论他,基本属于浪费时间,但是他的错误又有些影响,因此,隔段时间抓他的毛病说说,也算是为民“除害”吧。

统计局刚刚发布的上半年GDP数据立刻引来牛刀的不快,大谈要重构GDP,原以为牛刀是提出一种统计GDP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我们的统计更加准确一些,不曾想牛刀除了对GDP大放厥词外,没有任何有用的东西。

牛刀说,“GDP之所以成为地方官员升官的阶梯,成为他们贪污腐化、大吃大喝、强拆强迁的借口,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是,中国GDP构成不合理。当然,这是有历史原因的。因为我们当时的改革开放,主要是对欧美国家的改革开放,借鉴的也是欧美国...

Read more

臆想的规律害人不浅


“例如投放市场的100块钱,按目前情况就是20%的富人获得了其中的80政府发现80%的人太穷了,于是再投入100元,结果20%的富人又可以获得80元甚至更多,如此往复,穷人的收入绝对值增长了却相对越来越穷。这种情况会发生逆转,那就是终有一个时间点穷人会要求增加收入,提高待遇——用工荒、加薪潮就是当前的一个特点,这也就是形成成本推动型通胀的必然。这个例子似乎已经说明了为什么我们的M2有如此之巨,为什么有如此强烈的通胀预期”[1]

如果真如作者所说,让大家富裕的方法实在太简单了,我们只需要有一种工具,那就是钞票印刷机,成天大规模印刷然后发给人们就行了,为满足作者的需要,可以多发...

Read more

中介代理出租可否赚取差价?


  “7月8日下午消息,房租上涨推手的罪名再次指向了房产中介。监管机构近日进行市场调研得出的结论是中介哄抬房租成为此轮部门城市租金上涨的部分原因。业内人士今日向新浪财经爆料称,北京区域个别中介公司因房租上涨,仅一个月就净赚千余万”[1]。

  

  这个标题是个问句,答案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当然可以,天经地义。政府对此的回答则是当然不行,赚取差价就是非法的,是要严格监管的,这些收入是无良中介的不义之财。

  我一直强调的一个观点是,消费者(租房者)在任何时候都保留着不租、不交易、自行与业主交易的权利(如果是中介胁迫其租赁就是刑事犯罪了)。当租房...

Read more

调控猛于虎


  我是一个一听到调控就不舒服的人,为什么?因为我们对于经济过于自负了,如哈耶克所说是一种“致命的自负”。我曾说过,通过我们的调控,我们成功地使房地产业二三十年的周期压缩到两三年中。

  一次调控、二次调控、不断调控、持续调控,我们的政府官员忙于这里调调那里控控,却死活不愿意相信市场,不但不相信,反而将自己调控的恶果归罪于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归罪于一伙隐藏在阴暗角落里在做幕后推手,归罪于一系列不配合调控的各色人群和机构的阴谋。

  我们始终相信自己胜过市场,政府决策者比每个人都关心自己的福利,可以深入到人们的床第之间、人们的道德水平之上为人们选择最...

Read more

“中介炒作主因说”荒谬不堪


报道称,“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安排,其下属房地产经纪人学会负责实施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房租暴涨原因调查工作已经结束,近日形成了初步调研报告并上交给了住建部”。“对于房租上涨的原因,报告认为除了季节性因素外,部分中介因为房屋买卖生意下降,从房主处收租房子做 ‘二房东’,推高房租或劝说房主抬高房租,是主要城市房租上涨的主要因素”[1]

没有读到房地产经纪人学会提交的调研报告,无法对其科学性进行评价,但是就媒体报道中提供的观点来看,调研报告中的结论大谬不然。报告中认为是由中介炒作造成了房租上涨,值得我们思考的...

Read more

哗众取宠胡说八道何至于此!


看了《中国青年报》的文章,称“房产商称投200万可赚2亿 承认政府在背后撑腰”[1],可以想见,人们看了这篇文章后无不义愤填膺,大骂房地产开发商,这也为目前的舆论增加了口实。

仔细看看这篇报道,可能得出两个猜测,其一是中国青年报的记者编的,其二是文中的开发商在胡说八道。

证据如下:

1、稍有常识的人都不会把初期投入的200万元土地费用作为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全部,不会依此投入来计算赚取的利润,难道后面的商品房都是纸糊的?纸糊的也需要投入啊。如果按文中这样来算,利润率可以更高,比如说第一次与政府相关部门谈判拿地时请人吃了一块雪糕2元,可以写成“房产商称投2元可赚2亿,承认政府在背后...

Read more

刁民历来由我们自己制造


看了杨红旭先生发表的《公租房最怕刁民》[1]一文,有些感想,对杨先生的基本观点我是赞同的,只是觉得他可以更深入一步,指出:刁民历来是由我们政府自己制造的。

为什么这样说?我们用良善的用心,希望解决一些低收入者的居住问题,开发出需要用非价格手段解决的公共租赁住房。本意是好的,但是,一旦以人为的低价提供住房时,我们希望帮助的弱势群体反而得不到帮助,倒是那些有一定权力的人能够享受到这些产品和服务,经适房小区中有豪华车应当是普遍现象,一辆都没有反而是怪事。

我同意政府的许多活动如国防和司法对我们的生活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忘记政府收支的基本关系。下面这段文字是我博客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