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宇良
在地王频出、房价激烈反弹、以及舆论的强烈呼吁下,国土部似乎摩拳擦掌,一副要对囤地现象,动真格的样子。但回顾相关部门,过去在严查囤地上的做法,结合当下经济复苏处在关键转折点的大背景,以及地方政府维护的特色行政制度。笔者认为:此次“严查”囤地,到最后肯定还是“严而不查”,充其量也就是找个好下手的“替罪羊”,做做样子罢了。
今年前几个月,楼市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回暖,打得开发商手足无措。反应较快的开发商,从热火朝天中反应过来,到调高开工量,再到加快工程速度,形成有效的供给量,也已经是金秋9月了。房地产市场的滞后性,如此可见一斑。
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去年的楼市气候不佳,开发商信心受挫之后,调低了开工量,或减慢了工程进度。
经过上半年一轮轮的冲杀,刚需为主导的国内绝大多数城市,都出现疲态,并纷纷服软。成交量下滑,观望之势再起,唯有成都等极少数城市,依旧热情不减当月,在全国商品房连降两月,即分别环比下降了0.19和19%的同时,却一枝独秀的创造了6-8月月均环比增幅达5.76%的骄人成绩。
全国各大城市,七、八月份的成交量环比下降,既有传统的季节性因素,又有市场阶段性休整的原因。双管齐下,才有全国范围内的成交量,连续两月环比下降。当然,成、渝两地由于和其他各地有相当大的区域性差异,导致了成交量环比继续上升的局面,“两只独秀”的具体问题,还应具体分析。
上海诞生的这个新地王,必将再次把央企推至风口浪尖!
房地产市场由于是真正的不动产市场,其受到所在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居住价值观念、以及环境等的深刻影响,因此,很难形成全国性的寡头垄断局面。这也就是为什么香港、新加坡等一些知名房地产“过江龙”,硬是没有消灭掉本土的...
笔者总的观点是:大势成就投机,投机者此时投机,则犹如无力吹火用力很多。
二房政策再次收紧,是不是已经从政策层面彻底阉割了投机客?“十一”和“五一”黄金周究竟存在多大的本质区别?投机行为是否已经在927新政之后绝迹?一副绑匪形象的楼市,是否会再次依仗基础地位和主导作用的身份,把本就未沉沉睡去的投机客唤醒?
诸如此类的问题,都跟微妙的政策还有楼市自身的沉疴息息相关。坦诚讲,几年前曾携巨款在沪、深、京还有蓉城炒楼的投机客,肯定对楼市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这一点,笔者绝不否认!但区区浙商、闽商再加上山西的煤老板芸芸,岂能撬动泱泱三十余个省市的楼市??把一个行业的不成熟和不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