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周涧

《中华节气牌创意研究》以世界“非遗”代表作成果中华“二十四节气”为主题,按照中国“国牌”麻将牌艺的生成要素进行感性与理性的思辨,系统地介绍及阐述了中华节气牌的技术创意,牌型设计与游戏规则以及文化内涵的现实意义。本书内容主要阐述的是创新的牌艺技术,同时也有关于“二十四节气”文化的文论原创撰写及相关资料择要酌选,既有系统认知,又有学术辨析,还有诗韵渲染,更有哲理抒怀,旨在从多维度有效烘托中华节气牌创新牌艺的文化学、民俗学与社会学意义。本书不仅仅是一册关于创新牌艺的研究读本,同时也是一册以鲜明个性化的心悟传扬“二十四”节气文化的知识读本。

《中华和牌创意研究》将传统麻将游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有机融合,以牌艺研究的视角切入,系统地阐述及介绍了创新的国学创意麻将——中华和文化牌(简称:中华和牌;技术名称:天地人和麻将牌)的创意思考、文化内涵、社会意义、技术原理、竞技规则。同时,以独到的思辨,从哲学意义感悟中国麻将的娱乐价值,从生命学意义阐述中华传统“干支、生肖”文化的人文价值,从历史观意义颂扬中华“和”文化的精神价值。本书告诉读者的不仅仅只是一款创新的棋牌游戏,而是重新定义麻将文化,让人们重新认识中国麻将的智趣之乐。更重要的是,本书既是一部棋牌研究的学术读本,同时也是一部颂扬中华“和”文化的教义读本。

《第二传播》被称作是传播学术的首创新论,其价值在于从独异的视角提出了一种新的实用主义思维方式。

《企业沟通》是一本以公关学的视角全景式解析企业报刊的社会价值与个性功用的专著,被称作是一本企业内部报刊媒体编务运作实用指南和优秀企业主编人才成长自修教材。

《贤文生财》是一本以中华国学文化视角关注当今财富创造和财富积累的通俗故事图书,被称作是“创富贤文”,是继清代周希陶(《增广贤文》作者)之后又一位系统研究中华贤文的周氏后人;《贤文生财》从创富思考的角度对“贤文”进行了增补和丰富,使其更有了对于当今财富时代的现实教益。

其他原创经典文章:
《中华世纪龙 熔铸中华魂——中华世纪龙大型系列活动献辞》(1999年)
《我是思想者——第二传播研究院院训》(2005年)
《父母谣》(2010年)

读经心悟,用通俗之义解“道”释“名”


     文/周涧

       老子《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开篇之语,一直以来是后世人们讨论最多的话题。如何以比较通俗易懂的表述来阐释这句话的意涵呢?

        “道可道”。道是可以解释说明的。《易经·系辞上》说得很明白:“一阴一阳之谓道”。所谓道,就是统一、对立和互化的万物运行规律。比如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水往下流,树向上长等等,这些运化规律都是...

Read more

1月23日:武汉封城一周年感怀


文/周涧

       很巧,1月23日是本人的阳历生日。但在2020年1月23日这一天,早已把过生日的事情丢到九霄云外去了。身在武汉的每一个人,都被“封城”这个惊悚的字眼所震撼。

       这一天上午10时,武汉宣布“封城”。停止了进出武汉城区的公路、铁路、水路、航空以及城区公交运行,祖国的交通大动脉中心枢纽按下了暂停键。

       这一天,昔日喧闹的城市突然安静了下来,甚至安静得有些让人不知所措。

...

Read more

翟生与李巧儿离婚协议见证唐代《放妻书》的宽容通达情感


 

(观纪录片《中国》第12集《盛世》有感)

文/周涧

       大唐盛世,是文化飞扬的盛世。不仅有灿烂的诗歌,还有绚丽的乐舞。但这个时代婚姻文化的自由与洒脱,却也是令后世人们所惊叹和欣羡的。尤其是婚姻解约文本《放妻书》所表露的宽容通达,更是令现代当下的人们都自愧不如的。

       唐代《放妻书》,类似于今天的一纸手书离婚协议。迄今发现的12件原始文本,1900年出土于敦煌莫高窟。

       《放妻书》名的“放”,...

Read more

隋文帝杨坚从“开皇”到“仁寿”年号突变的无奈宿命


 

(观纪录片《中国》第11集《基业》有感)

文/周涧

       公元581年,北周王朝年仅9岁的儿皇帝宇文阐(周静帝),在大丞相杨坚的威逼下被迫禅位。杨坚登基皇位。定国号:隋。立年号:开皇。

       从此,杨坚在北周的基础上,开创了政治稳固、经济活跃、民生富庶的隋朝帝国“开皇之治”盛世局面。

       开皇之治灭了南陈,实现了江山一统。结束了自东汉崩溃、割据分裂400年的混乱局面,征服了各族蛮夷,使中国又回到了...

Read more

宇文泰授权苏绰制定的《六条诏书》以民为要的治国之道


 

(观纪录片《中国》第10集《关陇》有感)

文/周涧

       关陇(陕西关中与甘肃东部)为西魏王朝疆域。虽坐皇位者,为世袭登基的北魏孝文帝元宏之孙元宝炬,但实际朝政专权者,却是出生于鲜卑家族的年轻武将宇文泰。

       南北朝时期,东魏与西魏连年相杀,战事不断。由于西魏势力弱小,屡战屡趋颓势。久历戎马征战之苦的宇文泰省悟:以孤武胜武,只能胜一时,而文武合力,才能胜长久。

       为图强国,宇文泰力邀汉人精英,组建高素质的的关陇军政贵...

Read more

菩萨皇帝萧衍强推佛教在中国兴盛的功德为何达摩佛祖不认


 

(观纪录片《中国》第9集《佛变》有感)

文/周涧

       佛教,源自西土异域的印度。自西汉末年、东汉初年传入中原,就在中国大地逐渐演进发展,并形成中国本土化的思想体系和行为模式。

       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中,不得不提到一个重要人物,他就是南梁王朝梁武帝萧衍。

       其实,萧衍对儒、佛、道三教都非常崇信。他在每逢吉凶征讨等大事上,经常询教于著名道教宗师陶弘景。在儒学体悟造诣上,亲自编撰过《孔子正言》和《五经讲疏》等著作。但...

Read more

孝文帝拓跋宏一个人的洛阳梦虽悲壮但值得颂扬


 

(观纪录片《中国》第8集《融合》有感)

文/周涧

       北魏鲜卑族的拓跋宏,3岁时被立为皇太子,5岁时登基皇位。自幼受临朝听政的汉籍(生于今河北冀县)祖母冯太后的刻意培养,加之熟读儒家经典,“《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因此对中原汉文化十分崇尚。

       长大后的拓跋宏,为了实现历代先皇南下扩张、一统江山的宏愿,决意让鲜卑人的思想和行为,去主动适应中原汉文化的礼法制度,谋求以正统文化兴盛国家。

 ...

Read more

同舟共济,司马睿与王导特殊的君臣之谊见证中华礼义之德


 

(观纪录片《中国》第7集《南渡》有感)

文/周涧

       司马睿是晋朝皇室后裔。王导是魏晋名门琅邪王氏的才俊。二人同岁,交往友好,互为知己。更重要的是两人志向趋同,抱负一致。

       公元307年,北方战乱,混局一片,西晋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王导向琅琊王司马睿进言另谋图兴之途。于是沿长江同舟南下至建邺(今南京古称)。在此落脚后,王导广络士族人脉,尽心辅佐司马睿站稳根基,合力开创了延脉晋朝的东晋时代。

       作为东晋开国皇帝...

Read more

班超凭什么可以让自己一介文儒书生成为绝代拓疆勇士?


 

观纪录片《中国》第6集《视野》有感)

文/周涧

       东汉时期,出身于显赫儒家门庭的班超,本可以像哥哥班固和妹妹班昭那样,安心承袭家父未竟撰史遗志,静居庙堂,潜心作著。然而班超其志向并不在默守案牍与笔墨作伴,厌倦于自觉平淡无所作为的兰台令史生涯,他决然弃笔从戎,在已逾不惑之年随军出征西域。因智勇兼备,后由征战兵卒的角色转为联谊使团的领队。

       正是这一角色的偶然转换,成就了他拓疆定远的必然英武人生。

       出使西域,凶险...

Read more

忠于学道存大志,董仲舒和司马迁实现了各自的人生宏愿


 

(观纪录片《中国》第5集《天下》有感)

文/周涧

       董仲舒和司马迁,都是中华文化星空的璀璨明星。汉代盛世的土壤催生了他们蓬勃的思想大树,其枝繁叶茂的精神华盖,弥久荫庇中华大地。

       作为儒学传人,比起孔子、孟轲等先贤的人生命运,董仲舒是幸运的。他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一个不再是烽火连天的长治久安时代,一个需要礼乐教化的积善累德时代。他甚至三次被汉武帝亲邀问计于治国大道。

       关于治国大道,董仲舒旗帜鲜明地举荐儒家仁义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