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洪若兰

商业资讯

看不见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看不见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在广交会场外展CAC的顶层,有一个叫“What’s New”的展廊,那里有个大专院校设计系的展位,很多老外走过,都会停下来观看其产品设计。其实在广交会里,让一个老外停下来,抽出他们宝贵的时间,并分享他们对产品设计的想法,是很难得的,但不知怎的,经过那的老外却都像着了迷似的,都会停下来,耐心地分享他们的设计方法,甚至忘记了同行的朋友已走到其他展位等了他们十几分钟。

 

从未见过外商对我们的展品如此感兴趣,也许他们长期处于看产品的视觉疲劳中,当看到有新的设计,便会异常兴奋,或者,这里的设计展,对他...

Read more

从搭地铁看广交会


从搭地铁看广交会

 

有没有试过在广交会期间的高峰期搭地铁?广交会如何的喧哗热闹, 在地铁人潮拥挤,熙来攘往的景象中已经能够体会到了。在此期间,想在地铁上找到座位,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早上正值9点的高锋期,我从三元里地铁站上了车,正准备披荆斩棘寻找座位的时候,却发现完全没有竟争,乘客非常少,可以很容易地找了一个位置。我坐下来,向车箱的那一头望了过去,那边是人头攒动,而这边却是空空如也。我为什么能够如此舒服休闲地地坐着,而车那边却是拥挤不堪?

 

或许你已经猜到了,我是在月台下来的时候,避开人群,向车尾的方向走了到尽头,再上车的。只是几十秒...

Read more

利用展位设计,突围而出


利用展位设计,突围而出

 

 

由下届(104届)起,广交会将改为一届三期,由16天增至23天,琶洲展馆的三期展区完成后,展位总数将比之前增加1万余个,大约达到5万个,各式各样的场外馆也有增无减。展会规模的扩大,时间的延长,有更多的企业获得与国际接轨的机会,但这也意味着更多的企业加入了竟争,要在这交易盛会里分一杯羹。但随着欧美经济进一步衰退,需求不断减少,屋漏偏逢连夜雨,对于不管是已经参展的企业,还是正准备参展的企业,该如何在众多同行中突围而出呢?

 

若有机会在广交会逛逛,你会发现每走三步,那里的企业展出的产品,无论是...

Read more

打环保牌,抓住外商眼球的又一亮点


打环保牌,抓住外商眼球的又一亮点

 

本届(103届)广交会已接近尾声,看各展商的参展业绩,应该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虽然今年首次启用了琶洲展馆B区,令参展企业从上届的12500家增加到18000家,但从一期到会客商的统计数据来看,境外采购商只比上届增加了4.1%。近日公布的“104届广交会调整为一届三期”,更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大会展规模,但面对日趋下降的需求量,我们的企业能否在更低密度的外国客商浏览中,凸显自身优势,增加与到访商人的交易机会呢?

 

在这次广交会的二期展会上,我们看到一家制作手工包袋的展位,有不少的外国客商在那翻看着他们的...

Read more

聆听客户的声音真的这么难?


聆听客户的声音真的这么难?

 

去了一天广交会场外展,跟很多人聊了天,我突然觉得,原来我们中国人的道德水平还是很高的,我们会很坚持我们懂得的东西,对于我们不懂的,我们一定不会去抄别人的。不管抄了之后,对我、我的工人、我的买家、中国的农村经济带来多大的好处,但在正义面前,我们一定不会去抄袭别人的东西,包括别人的优点。

 

不信?如果你有机会的,可以去一下CAC展会,第一年去看的时候,你会觉得,里面展出的东西都挺漂亮,但第二年再去的时候,你就发现,看到的东西与前一年完全一模一样。在里面逛的时候,告诉你一个tips,就是一定要记得里面展位的号码,千万不要只去记你所看...

Read more

小订单+零售,赢得客户的关键


小订单+零售,赢得客户的关键

 

广交会三期的影响

 

近日公布的“广交会调整为一届分三期”的消息,马上引起不少参展商的担忧:这是否意味着,参展企业成交几率被稀释?因为今届(103届)广交会虽然启用了琶洲展馆B区,使展览总面积达到85.1万平方米,参展企业从上届的12500家增加到18000家,但从一期到会客商的统计数据来看,境外采购商只比上届增加了4.1%。如果下届广交会继续扩大规模,而且不光空间上,在时间上也延长了期限,这样是否会进一步“摊薄”广交会人气?

 

有此隐忧,也不足为奇,因为确实在本...

Read more

展位设计的一念之差


展位设计的一念之差

 

 

在广交会展馆里,当你看到同是生产同类型的产品,同在一个场馆内展出,有些展位即人潮拥挤,而有些却是水静河飞,参展商们大老远来到广交会,花上昂贵的酒店住宿费,来这参展,却在展位上打盹,此时你是否想过,为何这些展位有如此大的区别?究竟怎样的展品才能吸引外商的驻足?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便现场做个测试,看看抓住老外眼球的亮点究竟在哪。

 

走到医疗器材的展区,我们看到,一个展出“八卦治疗仪”的摊位,三面展板上都贴满了产品的海报,除了一些产品图片,就是一大篇幅的产品介绍,但密密麻麻的字小得让...

Read more

用脑的展位设计


用脑的展位设计

 

广交会上,参展的企业越来越多,一期几万个展位,再加上大大小小的场外展,若一期的展会全逛下来,外商们也会有点晕头转向。同行业的类似展品,对他们来说已经是见惯不怪,即使有着各色各样的宣传海报,产品都似乎大同小异。针对外商们的视觉疲劳,参展商们如何使得其产品在众多的展品中脱颖而出,瞬间抓住外商的眼球呢?

 

展馆内,我们在医疗保健器械展区,发现了一个很用心设计的展品陈列,从他们展位背景布置到广告用词、展品摆设等,都显示出他们设计的独特匠心。这是一家生产眼部按摩仪的企业,对于客商看产品的第一视觉效果,他们也作了悉心的研究:宝兰色背景,给人一种放松、...

Read more

我们的产品何时才能国际接轨


我们的产品何时才能国际接轨

 

当我们讲到鞋帽、服装等这些轻工业产品的时候,哪些企业特别受外商的欢迎呢?到广交会里逛逛,就发现,一些加入环保、高科技元素的产品,是比较能引起外商兴趣的。但为何如此多的展位虽都展示着类似的环保产品,却只有少数的几家才特别受老外的青睐?究竟在外商的眼中,这些展位的产品区别在哪?

 

虽作为一个外行人,我也常与一些外商看市场,也尝试着从他们的角度去想,此时怀着疑问的心情在展馆逛了一圈之后,发现了一个规律。有两家邻近的展位同时展出类似纺织产品,其中一家客茹芸来,而隔壁那家却只来了几个中国人,问了一下,就走开了,看他们的产品,似乎没多大区...

Read more

吸引外商的驻足,原来如此简单


吸引外商的驻足,原来如此简单

 

当我们逛广交会,尤其是场外展的时候,看到一个很普遍的情景,就是那里的参展商,大部分都是很无奈地坐在那里,他们的展品无人问津。此时,展商们是否会疑问,为何他们的产品如此不受欢迎?他们有否尝试过,走出自己的展位,从一个外商的视角看这些产品,或许,能得到一点启示?

 

于是,我们怀着疑问的心情,尝试从一个外商的角度,逐个展位去看。在较冷清的一个鞋展里,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对比起场内其他无人光顾的展位,在这一列尽头的一个展位,竟客茹芸来,不断有外商来回问价。当我们走近去看究竟他们有什么特别的时候,看到那里的鞋其实都很普通,没有特...

Read more